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告状的小孩 - 幼儿心理问题咨询

(2010-11-27 22:09:42)
标签:

张榕

幼儿心理

过激行为

问题咨询

告状

打闹

育儿

分类: 育儿相关(幼儿)


 

张榕有一个3岁的女儿。 张榕独自在外打工,女儿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最近,她的孩子特爱告状,她想知道,作为妈妈该怎么去教育她?

我现在每次给她电话她就说哪个同学打她!或者是哪个又不让她做啥子!我不知道怎样回答她记得有一次她对我说妈妈我们班某某同学打我我就对她说他打人是不对的,不是好孩子,你不像她那样你应该给老师说让老师去批评教育他好像就那也后她就爱告状了。我该怎么办?”


 

分析:

三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打闹,这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孩子通过打闹,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和交流。对于幼儿来说,打闹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男孩来说,他们更多通过打闹而不是语言来表达亲密感,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角色。


 

对于处于弱势状态的孩子来说,可能会经常体验到一种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会在养育者的过敏反应中得到加强,最终演变成一种问题。对于弱势孩子来说,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经常“被欺负”的状况,比如让孩子明白打闹只是游戏,要从中学会保护自己和获取他人的信任来解决,也可以通过远离这种场景来获得保护。当然,让老师去批评对方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孩子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学会如何与他人和平相处且不会受到伤害,如何在伤害出现后采取行动处理这种境遇……


 

我相信这些打闹是出于游戏和娱乐的目的,而非成人心理所认为的那样。这些事情,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成人的指导下学会面对和化解。


 

 

建议:

对于孩子的遭遇,父母要表达同情孩子,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行为,更不要轻易去证明孩子自己做得不好才会挨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天地”, 他们的态度和表达的内容是孩子的精神支撑。父母有必要在孩子无助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力量而不是批评。 另外,要刻意教会孩子分辨谁对谁错,需要让孩子明白,打人是会让人感受到一些痛苦,会导致心情不好。有时候,过激行为正是因为孩子交往过程中太过于分清对错,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所致。最后才告诉孩子遇到类似情况,可以通过沟通换取信任来化解,最后才是远离场景和请老师出面调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