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要的孩子 - 幼儿心理咨询案例

(2010-09-17 21:22:07)
标签:

少儿

斌斌

情绪

管教

哭闹

焦虑

幼儿

育儿

分类: 育儿相关(幼儿)

斌斌的妈妈最近很焦虑,她的儿子今年才三岁,见到什么东西就要什么,见到别的孩子有什么也要什么,给他买了不到一分钟就不要了不给他买他就在地上打滚,哭的时候能哭好久,爸爸妈妈就只能买给他顺着他。妈妈怕这样会使小孩子以后长大养成一个坏毛病,以后就很难改了。妈妈很想严厉的管教斌斌,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管教好,也不知道如何管教好。

 

 

分析:

三岁的孩子,并不太清楚物品的价值,以及所有权这些概念。孩子什么都想要,对于孩子来说,更多的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而已。父母误解了孩子,给孩子买来了,孩子却又不想玩了,这是因为这个没有小朋友能和他玩。父母往往会特别生气,觉得孩子说话不算数,父母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他们却并不买账。这就是孩子的期望与父母的期望不一致产生的误解。

 

 

如果不给斌斌买,他就会在地上打滚,这种行为的确让父母很没有脸面。当孩子哭了很久都没有消退的时候,父母的忍耐力达到了极限,最终还是会满足孩子的需要。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的欲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自然会产生情绪。三岁的孩子,正是情绪体验的时期,他们将要体验各种情绪,以及这些情绪所带来的结果。因为彼此的期望值不一样,互相不理解,产生的情绪就容易被父母判定为不好的情绪,其实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而且这个过程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很重要。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需求不恰当,我们自然要坚定的让他感知这种不恰当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仍然不会达到他所期望的目标。如果孩子感觉到,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不受控制的情绪来实现,那么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会认为他的行为是可行的,不过遗憾的是,当孩子面对外在世界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会因此受到挫折。

 

 

建议:

首先,父母应该接纳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孩子的想法,父母不能理解,必然产生冲突。接纳孩子的想法,并不是说,我们要从内心来认可孩子的行为或者方式是正确的。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想法以后,孩子自然会变得同情达理一些。如果孩子要坚持某种要求,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让孩子关注其它的事情。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幻想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可以对孩子说,“如果我们也有一个燕燕那样的玩具就好了,我们就不用向她借玩具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