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死我也不承认我们的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

(2010-08-24 23:29:08)
标签:

教育

计算力

创新思维

包票

诺贝尔奖

中国

分类: 随笔

最近某世界教育评估组织对全世界21个国家的教育作出评估排名,说中国学生的计算力世界第一,想像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力世界倒数第五。

 

不知道你看了这个报道有什么感觉,至少我还是不完全认可的。中国计算力世界第一这毫无疑问,我们可以从各种学科奥赛在世界上的获奖消息来佐证之,但是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力世界倒数第五我绝不同意。的确,有很多数据证明,我们没有诺贝尔奖,没有太多的原创高科技技术的诞生,但是不拿到诺贝尔奖就证明我们的想象力世界倒数第一吗?

 

我们的网络游戏的市场世界第一,这个第一虽然是牺牲了一代人的美好光阴作为代价,但是他们不在网吧在家里就能好好学习吗?所以在我看来,这个网络游戏市场世界第一就是创新,为青少年教育失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那这个网络游戏市场世界第一和想象力,创新能力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了。这些青少年在学校上学饱受现行教育理念的约束,在网吧可以任思想驰骋。这些青少年在家庭里面饱受父母的价值观改造之苦,在网吧里面他们好好的做了一回自己,难道这不是青少年自我救赎的创新意识?我敢打包票说,网吧里面培养的电脑天才、游戏创作人才、三维图像技术爱好者、网络创业者远比学校多得多,不信你过二十年再做回头。

 

我们的山寨手机世界第一,这毋庸置疑。虽然,这是靠花费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才支撑起来的产业,但是我还是可以打包票说,未来的手机及IT产品的创新中心绝对在中国!我们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青少年天天用山寨手机上网聊QQ玩游戏看网络小说,不聊出几个思想家,不玩出几个游戏创新者,不玩出几个网络作家打死我都不相信。一旦我们的运营商把宽带费用降低到最低,一旦我们推出开放的软件接口,一旦我们允许一个人零投资的创新型企业能够立足,这些产品都将蓬勃发展,所向披靡!

 

当然事情可能没有我想象的这么快,因为我们有那么那么多的“一旦”,那么那么多的是非标准,那么那么多的价值观的指导,于是我们的创新者都死在了游戏场中,死在了从网吧到学校的路上,死在了父母的责骂声中……

 

我们中国人的聪明世界第一,但是可悲的在于,我们的聪明被扼杀,被应试教育,被贫穷的思维方式,被没有安全感的未来所扼杀,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的世界,我们只能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一个工作,一个体面的工作,一个给你上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的工作,一个挣足够的钱去支付培养一个能在现实世界找到自身存在价值的孩子的工作。是的,这句话听上去很熟悉,因为我们听过放养倌的故事,那个故事就是我们的宿命。

 

对我自己来说,我相信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对未来的想象力,不幸的是,我被自己所描述的宿命所限,永远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永远不能按自己想象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谁也怪不着,只能在心中多几个感叹:要是……就好了,如果……就太好了……仅此而已。

 

好吧,我知道大家不喜欢听我在这里唠叨,那我继续谈谈我所了解的,我们所谓的该死创新思维教育吧。在我们中国,有一个活动叫创新思维大赛,还有一个信息科技大赛,参加这些大赛获奖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优先录取到重点中学,考大学加分。于是,社会上涌现出那么多的培训班,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孩子就拿到了一张上“诺亚方舟”的船票。就是这个作用,把这个活动置之死地。的确,有很多优秀作品诞生,但是有多少是孩子们的研究成果呢?一件与孩子自身兴趣有关的研究活动,变成了一种特权,你能相信在神州大地这片沃土上还结出什么好果子?

 

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我们再看看这些比赛的项目,有哪一个是创新。按我所相对比较了解的信息大赛的项目之一来说,里面有一个程序设计的项目。程序设计有什么意义?是想通过取得船票来让大家爱上编程呢,还是从爱好者中筛选优秀者进行深造?我的答案是二者皆非。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用过解压缩软件,美国zip这个压缩软件的作者一年能通过软件版权获得数百万的收入,我们再仔细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一个常用软件是国人制造的,并且把它做成一个事业的?没有。我想说的是,在青少年阶段,我们不需要这些华而不实的竞赛,这些竞赛无法培养兴趣,只能抹杀兴趣。真正的兴趣是应用,是发现应用需求,然后激发我们去创造解决之道。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每一个大学都在培养程序设计人员,但是没有培养一个应用程序大师,他们都在按别人的思路去写固定套路的代码,是名副其实的代码工人。

 

这就是现状,我们的大赛是在培养预备工人,我们的大学在培养生产工人。现阶段,我们要真正的做一些事情,让孩子的兴趣找到一个学习的渠道,让兴趣找到一个施展的平台,让兴趣不以高考为终点,不为生存之计为放弃,创新人才才会不断涌现。所谓的兴趣培养,特长培养,创新思维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培养都是扯蛋。以本人为例,初中的时候就热爱电子技术,后热爱吉他独奏,遂发明无线吉他拾音器;后成为音响发烧友,遂自己设计打造了一台调音台;后发现拼装电子产品太麻烦,制作速度跟不上思维速度,转投电脑,5年前就出一款至今国内无人企及的编程控件,让网页程序编程的速度提高十倍。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应用创新。不过,遗憾的是,本人痴迷技术,不懂市场,也一直没有职业规划,疲于挣点稀饭钱,错失大好创业机会,现今只好在这里写写博客,发发牢骚,仅此而已。

 

我们的家庭教育培训也在创新。怎么创新?我们要让家长觉醒,不是向他们灌输知识,灌输价值观,我们要让他们自我觉醒,让他们思考从前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比如人的成长问题,社会的问题,这就是创新,这就是远离教育来实现教育能力的提升。另外,我们还让父母们涉猎更多的范围,比如心理学,管理学,这足以让我们的家庭教育能力插上翅膀,飞的更高更远,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想象力。除了阅读、思考和反思以外,我们还用影视作品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让家长认知这个世界,认知人的本性,认知孩子,这也是教育上的创新,也是家庭教育的创新,只是这种创新并不能用诺贝尔奖来评价,它只能用我们自身的成长来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