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不能成为一种习惯

(2010-07-13 13:10:04)
标签:

教育

育儿

学习方面

挫折

天聪

优秀

幼儿

儿童

自责

高要求

分类: 育儿相关(幼儿)

文:陶勇

小萍今年刚五岁,好奇心,求知欲极强,但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有时,在弹钢琴出错时,就打自己的头。在幼儿园,孩子们分组作游戏竞赛,当本组输了就很情绪化,有时时还会拍打胜组的小朋友。对学习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别人看来,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钢琴弹的不错,学习也不错,但在妈妈爸爸眼里,她的问题很多。比如自理能力较差,非常磨蹭,非常不自信,非常敏感。小萍的爸爸妈妈苦恼极了,很担心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如何面对生活的挫折。

 

分析: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源自遗传基因的影响,以及后天成长的环境。一般来说,在3岁以前,如果是妈妈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孩子就容易受到妈妈的影响,如果孩子跟保姆在一起的时间长,就更容易受到保姆的影响。在3岁以后,孩子进入幼儿园,老师和同伴也会对他们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幼儿园这个环境是一个丰富的,活动多变的场景,不容易对孩子产生一种强化的,固定趋势的影响,真正的影响力仍然来自于他们的养育者。

 

养育者在生活中以什么态度来面对孩子的需求,以及孩子的错误表现,以及对家人的行为结果,无时不影响着孩子。我们知道,幼儿阶段的孩子拥有极高的学习“天聪”,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源自体验式的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对孩子说什么,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是否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从这种态度中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问题,以及如何面对别人。

 

孩子的敏感除了来自遗传因素以外,更多的源自内心的脆弱。当一个孩子总是处于一个被指责、埋怨的环境中,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会越来越低,特别是这种评价来自于唯一能给他们安全感的父母的时候。

 

小萍在艺术、学习方面具备很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她具有澎湃的前进动力,这一点是绝大多数孩子尽其一生都很难拥有。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重点关注落在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上。面对这些问题,父母并没有积极的制定计划去改进,而是处于苦恼和焦虑中,反而会花更多的精力去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陷入困境。

 

建议:父母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指出孩子的错误,而是告诉孩子如何做更好。这一点,对于帮助孩子走出负面评价的阴影意义重大。另外,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她的情绪应该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去释放,比如哭,伤心等等。这些挫折在父母眼里并不算什么,但是在孩子眼里就是天大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机会去释放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极端的行为就可能会出现。包括青春期时候的割腕行为,均是为了释放自己的情绪和痛苦,选择了另外一种更痛苦的形式来解决。

 

“优秀”不能成为一种习惯

本文问题来源:http://www.wangjinzhan.com/bbs/viewthread.php?tid=3270&extra=page%3D1&page=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