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喜欢网络和游戏的孩子,家长能做点什么

(2010-02-02 00:14:41)
标签:

教育

上网玩游戏

自我实现

家长

网瘾

需求论

分类: 家庭教育话题

文:陶勇

小宇快四岁了,喜欢上腾讯儿童频道玩Flash的赛车游戏。虽然他还不会用鼠标,也缺乏耐心掌握键盘操作方向,但是每天都惦记着跟我一起玩。一般他是这么说的:“爸爸,咱们上网玩游戏吧!”。

正是这一句“上网玩游戏”,成为好多好多家长的心病。说实话,家长担心的还真不是“上网玩游戏”这件事情,而是因为上网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业。家长的期望是孩子能够把玩游戏的精神用于学习,而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家长有没有想过?先让我们来看看吧。

1.游戏很好玩,能让生活变得有趣(生理的需求)。

2.游戏中能体验某种虚拟的生活,这种生活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获得绝对安全生存的需求)。

3.通过玩家的努力,能轻易获得能力的增长(自我实现的需求)。

4.拥有类似社会交往的行为,从而获得友谊、友情及“爱情”,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归属和爱以及社交的需求)。

5.能通过能力的增长获得地位(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总结一下,孩子的需求是通过社会化行为获得归属和爱的感受,并有机会通过游戏获得尊重和认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多么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要求并不过分,他们的行动证明他们还是一个有目标的人。但是,为什么一定是网络游戏呢?答案只有一个: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获得尊重和认可,自我实现就无从谈起。是游戏给了他们机会,给了他们实现的可能。那怎么把他们从游戏中拉回现实生活呢?很简单啊,我们给给他们尊重,给他们机会不就OK了?

 

说起来是很简单。做起来可能很麻烦,毕竟孩子已经从网络游戏中获得了满足,为什么还要回到现实呢?高学历和高收入这些东西是行而上的,对他们当前来说并不会产生直接的感受。那就抛开这一切行而上的东西,来点实际的吧。

 

1.我们想办法让生活变得有趣。做不到吗?那只能说明你自己的生活搞的一团糟。

2.让孩子获得尊重和认可。可以请教孩子一个电脑操作上的问题,可以请孩子通过网络帮助家人找到一种问题的解释,可以让孩子帮你处理照片以及找到一个有用处的工具软件等等。

3.和孩子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让他感觉到在虚拟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家人(朋友)。

 

可以预见,这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如果我们怀揣着治病救人的理想,那是注定要失败的,除非我们放弃原有的,希望孩子关注学习的目标,而与孩子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快乐生活

 

这个道理很简单啊,当孩子感觉到快乐和舒适,那么我们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