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的力量:我要把你打死
(2010-01-31 21:29:35)
标签:
育儿语言魅力妈妈一块心病反应时 |
分类: 育儿相关(幼儿) |
文:陶勇
据老师反应,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小宇最近爱说:“我要把你打死”。其实妈妈也早观察到这一个现象。虽然也曾反复的跟小宇说:“这样说不好,我们不能打人,更不能打死别人”,但是没有产生什么效果。这句话虽然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不起什么作用,但是对于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来说,则很难接受。他们也不只一次的威吓小宇,如果再说这样的话,就一定要打屁股的。后来,妈妈和爸爸也想从生活中找到这句话的来源,但是一家人都挺好的,没有谁经常这样去威胁别人啊?这件事情可成了小宇爸爸妈妈的一块心病。自己孩子成长的状况姑且不论,长辈难以接受这种语言,以及老师总要求家长帮助孩子改正,好像父母从来不管教孩子似的,小宇妈妈觉得挺没面子的。
分析:孩子爱说这样的话,有可能是跟其他小朋友学的,但这并不表明孩子以后将变得粗暴。
传统的观点会认为,这时候需要对孩子进行管教,需要对孩子的语言行为做一个界定。事实上,孩子在进行这样的“诅咒”的时候,并不会产生相似的内心冲动以及建立这样的行为准则。恰好相反,这正是让幼儿感受语言魅力,开启语言智慧的有利时机。
从幼儿成长规律来看,在3~4岁期间,有些孩子会出现这种现象。孩子在尝试不同语言以及不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当他们感觉到某句话能产生强烈的反应时,会很乐意频繁的使用。
建议:父母在这个阶段,可以顺应孩子的说法,用更加文明,更加丰富的词汇来与孩子进行“语言交锋”,充分满足孩子这个阶段感受语言能量的作用,为知识探索和语言的表达方式做好准备。
例如,妈妈可以说:“你把妈妈打死了,晚上就没有人给你讲故事了。”
爸爸可以跟孩子玩语言的幻想游戏,如:“我可以在路上挖一个坑,这样你就掉下去了,就打不到我了。你掉坑里怎么办呢?如何才能爬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