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乌龟死了

(2010-01-23 22:46:43)
标签:

育儿

家庭

角色定位

妈妈

心理感受

分类: 育儿相关(幼儿)

去年春节的庙会上,雯雯在一个卖小动物的地方看到有一只乌龟好小,好可怜,就非要让妈妈给她买回来。妈妈心想,这是培养孩子爱心的好时机,就答应了她。此后,雯雯在生活中也非常关照这只小乌龟,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会陪小乌龟玩上半个小时。半年后的一天,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只小乌龟不再吃东西了。两天过后,小乌龟就死了。妈妈怕雯雯太伤心,想让雯雯尽早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就对雯雯说:“不就是一只小乌龟吗,妈妈明天带你去再买一只。”没有想到的是,雯雯并不买账,说她只要这只,于是哭的更加厉害了,搞得妈妈不知所措。后来,妈妈急了, 狠狠的揍了雯雯一顿,原因是她觉得雯雯是在无理取闹。

 

分析 雯雯在养育这只小乌龟的过程中,把这只小乌龟当成了一个很好的玩伴,并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她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小乌龟的养育者,给自己赋予一定的责任。正是这种角色定位,导致她认为自己应该为这只小乌龟负责,但是却无法挽回它的生命,所以她感到非常内疚,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的现象,就是“基本归因错误”。雯雯会把小乌龟的死归因于自己的照料不周以及无能为力,而考虑不到这可能是因为环境变化、小乌龟自身的体质变化以及喂养小动物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等。妈妈的心智是成熟的,认为小乌龟死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就无法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感受,最终导致雯雯挨打。其实,妈妈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并从中获得成长的经验。比如,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小乌龟死了,真是太让人伤心了。你每天都喂它,和它玩,而现在失去一个朋友的感觉让你很难受吧!仅此而已,就已经足够。我相信孩子这时候会对你的认可而表示感激, 并会跟你讲述她和它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