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成都素质教育新规出台 奥数学习将禁而不止
(2009-10-30 11:54:57)
标签:
奥数新规素质教育陶勇成都教育 |
分类: 关注中国教育 |
文:陶勇
10月26日,成都正式出台素质教育新规《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若干规定》,全面封杀奥数外,还囊括了清理中考加分、严禁违规补课、规范招生行为等众多相关规定。
一天之后,教育局开通的五部热线电话,全部爆满;仅仅在成都市教育局网站上,该新闻的点击率就达到13万;据工作人员统计,来自各方面的反对意见达到了2700条之多。
虽然成都政府敢为天下之先,敢向利益链条痛下杀手,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规定对于孩子减负,家长减负不会有太大作用。由此改变的只是形式的变化。面对改革,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应对之策。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个规定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意义不大。
1.家长眼中的成才之路只有上大学、上名牌大学此一条。那么万人齐过独木桥的竞争就不会停止,那么逼迫孩子成才的举措就绝不会停息。与其说是家长在为孩子谋一个好的未来,还不如说是家长为自己谋一个好的未来:享受教子成功的愉悦、享受后半生体面生活的保障。
2.对学生减负意味着对家长增压,对老师增压。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一方面,我们把教材难度降低,学习大纲难度降低,另一方面是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考题之难难于上青天,唯恐天下人不知其出题水平之高。与此同时,绝大多数老师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不得要领,他们不强占学生时间就很难相信学习成绩有提高的可能。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培养和唤醒孩子的兴趣与能力方面毫无主张,他们最擅长做的事情是否定孩子的进步,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变成一个学习机器。如果给学生减负,那就是对教师、家长增负,他们会答应吗?他们会坐以待毙吗?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不改变,重点中学入学的标准就不会降低。很多家长不明白,重点中学的奥数、英语选拔是希望能够找到智力水平很高,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显然这种能力绝不是普通孩子通过培训班就能达到的。如果没有和谐家庭环境的熏陶,如果没有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奠基,如果没有父母言传身教的积极进取精神,孩子很难获得这种能力。而国家把最好的教育资源投入到某些示范学校,人为制造优势资源的短缺机制,最终引发民众哄抢。众所追周知,学校是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机构两方利益的交融之地。短缺的优势教育恰好是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核心资源,也是用升学率来歌功颂德的最佳场所。正是这些利益纷争的原因,学校必须要筛选高素质的人才来提高升学率,提高进入学校的门槛来加大入学指标的价值筹码,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那么,对于奥数的选拔和英语的选拔就不会停止。
当然,一个孩子的成功,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令人望而生畏,更重要的是他(她)首先作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存在,那么一切才有存在的价值、意义。而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家长凤毛麟角,不信可以去看看金战网,你离这些优秀家长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