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景喜剧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说教课堂,让孩子们在戏剧娱乐中摄取文化营养。我觉得这事挺有趣,搁在早先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由北京宸泰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文联出版社、
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联合推出的大型室内情景连续剧《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将要面世了,作为先睹为快的人之一,我对这部剧的传播价值与现实意义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对此有些浅薄的话要讲讲。
时代不同了,到处都有声音在倡导为孩子们减负,这方面在学校与家庭中实施得并不好,原因就是学校仍旧是以考试成绩作为第一评判的标准,而家长们则坚持以爱的名义让子女们多学多练。没办法,教与养,自古以来就是咱中国孩子们脑袋上悬着的两大强权,更有人乐于视其为文化传统,所以,书包是减不掉多少书本与作业的,而课余时间也仍旧要让位于自习室与辅导班的。我不明白为何大家习惯于板起脸来搞教育,就好像“惧怕”才是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似的。像《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这样以制造笑声、制造娱乐的方式传递文化讯息的实践太少太少了,这始终都是当下孩子们最为缺乏的娱乐关照,而且其间蕴藏有不可低估的文化力量。
孩子们能从剧中学到什么?我想传统文化是最被看重的。由于剧中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而且到兰香镇办学任教的又是老派学究王大智先生,所以旧时儒学的开蒙科目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童蒙须知》、《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弟子规》自然是首当其冲,而后就要由浅至深地铺排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了。大智先生的讲授,与现实生活中成人世界中的尔虞我诈、蝇营狗苟相互映照起来,使孩子们能够更有体验地理解学堂上的所学所教,这种戏剧体验绝不仅仅只是笑笑而已,而是能够产生深远心灵影响的。
作为家长,不妨也能与孩子们一起坐下来同看《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实现一种家庭总动员式的互动娱乐,并适当在互动中告知孩子们自己的经验与理解,这种经历是日后最好的记忆,是偶尔的一两次3D电影或动画片所不可替代的。由王劲松饰演的大智先生很具喜感,到兰香镇教学在易家生活的经历又乌龙不断、笑话百出,是绝对能够博得身为父母亲的成人们为之爆笑。况且,本剧更有丹尼、庞皓文、黄德旸、刘懿莹、姜斯琪、叮当等演技精湛的主演们联袂助力,一起在嬉笑怒骂中尽展乌龙家庭的乌龙本色,诠释旧时民间百态,还原一个个市井味道十足的小人物。另外,在全剧近百集的篇幅里,还有着一个更加强大的客串阵容,如雷恪生、丁嘉丽、沈丹萍、那威、陈建斌、方琼、阿丘等人皆有演出,可谓是星味十足。
在制作层面,看得出导演袁刚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对旧式的家庭与市井的氛围拿捏的很好,很具民国戏的质感,同时也不失轻松洒脱。片头片尾的水墨风格很得《武林外传》的精髓,同时也更能挥散出全剧由内至外的传统、写意的文化品质,更加彰显了一股灵动、惬意的轻松风格。不过最值得广大家长们留意的是,这部《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幕后还有着强援加盟,在文化、戏剧界均可称得上是泰斗级人物的苏叔阳出任全剧的总顾问,同样出工助力的还有著名学者许嘉璐、艺术家姜昆、戏剧教育家马彧和冉杰等等,这给予了全剧以很高的文化保障。毕竟“国学”二字写起来简单,实践起来还是有着很高的门槛,如何能够精准、精确地传递传统文化讯息,并能一气呵成地打造出能令全家几代人都能为之青睐的通俗娱乐,必须得在基础的幕后层面够扎实、够强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