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杜琪峰在内地创作的首部警匪片,《毒战》的能量的的确确像是凿破了一层坚冰,上映期间,关于影片突破审查尺度创造历史的论调不绝于耳,大胆的影像、犀利的风格,如同为当下紧紧封闭的内地影视创作大门撕开了一个洞。我觉得能做到了这些,杜琪峰与海润电影的合作都已算是功德圆满,注定会在今后的国产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于市场方面,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部个人风格至上且勇于挑战观众心理底线的写实影片无需用钱的厚薄来衡量,能否被传为经典,要靠时间来佐证。
在第一次看到《毒战》的粗剪全片时,我就已经感到了丝丝意外,说实话全片自始至终仅有故事脉络还保有杜氏电影的传统风格,影像层面已是与他之前的作品天差地别、大相径庭。这种灰色影调的写实画面,老杜此前并不擅长,对自然光的依赖也从未如此这般纯粹,相反,最擅于此道的大导演其实正是他的老伙计林岭东。毫无疑问,对于《毒战》的“生死局”而言,这种写实的调子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既凸显了画面的冲击力,又在阴郁的环境下营造出更加扑朔迷离的未知氛围。而且,影像自始至终都在酝酿着一种无形的压迫力,自电影画面袭向画外的观众。
意外,仍旧在《毒战》中捍卫着杜氏电影的故事特性,以孙红雷为首的缉毒军团看似布下天罗地网,一切尽在掌握,但随时的一个细小的疏漏就已能令整个局面突然失控。古天乐扮的毒贩子蔡添明意外撞车把自己撞到了警察手里,牵涉出制毒工场的意外爆炸和意外死亡,随即他又意外提出合作,两个运毒的衰鬼意外在路上癫狂、两个聋哑徒弟意外在工厂发威全歼了抓捕警力,蔡添明意外的反水致全部缉毒警员于生死险地,而他即将逃离现场时又与俩聋哑徒弟的车狭路相撞继而拔枪怒射……最终,仍是意外中的意外,警与匪全部伤亡殆尽,蔡添明眼看着就浮现了生机跳出生天,却被张雷临死前的一副手铐铐住了脚。所以说,整部电影就是在一系列意外中度过的,在做着“可控”与“失控”的伸展游戏,这无疑对观众们的心理形成了一系列颠覆与挑衅,在不断的翻转剧情中蠢蠢欲动。
古天乐与孙红雷的表现仍旧延续着他们自身的表演特质,一警一匪的角色也几乎是为他们量身打造一样,意外的是,片中其他的角色显得更加抢眼了些,比如,在这部男人扎堆的阳性戏中仍能绽放光彩的黄奕,比如,上演屌丝逆袭好戏的两个聋哑角色大龙小龙。由于郭涛与李菁都喜感较强,一个是以喜剧起家一个是以相声闻名,所以他们扮演的大小龙能够在大银幕上突然变得冷血彪悍则更能让人感到颠覆,印象分一下子提升了N倍。然而黄奕,毫无疑问在这个男性居主的群戏中所处的位置比较吃亏,但她却也能逆袭居上成为全片的一大“靓点”,这凭的是她在片里片外比任何人都要拼命。
黄奕扮演的角色叫小贝,个性如同她身边的缉毒警伙伴们一样都很“爷们”气,行事果断有着一股子辛辣的劲儿。老杜在戏份中特意强调了她男性化和女性化两个极点的游走,例如在警局中审问毒贩时的暴烈做派,转瞬在乔装成哈哈嫂时的风情万种。不过,观众们对其印象最深的则是结尾处她的悲催遭遇,一下子被蔡添明的车撞飞并被碾压,随后躺在地上成为诱饵被连连开枪击中,这等惨烈结合着写实感较强的画面当真是撼人心魄的,让人心有不忍。如果说古仔和孙红雷还仅是大斗心理最多举枪瞄瞄准的话,那么黄奕可真真切切地在玩动作片,算是拼了小命为整部片子做出了最大的牺牲。按时间推算,这场大戏的拍摄中她应该是有孕在身时,多余的不能说了,为此我向黄奕同学致敬。
实话实说,这部《毒战》我是以顾问身份参与的,自筹备阶段就有交集,所以不能妄言其分值与好歹。但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对老杜的这次发力之作是格外衷爱的,超出了我的所有预期,不仅贡献了一个令人赞叹的奇局故事,更是给予了我一重久违了的感动。影片最初的名字叫“破冰”,几经周遭后才成为了最终的“毒战”,到现在我还是更加怀恋之前的名字,正如这部电影的风格,也正如这部电影的价值与作用——扫清毒霾,打破坚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