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浒传》播出已过半,收视可谓是水涨船高,但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却追逐的情绪却降低。原因有二,第一是我心目中梁山泊的辉煌已成了过去式,就从这托塔天王晁盖的死开始;其次就是我并不喜欢整部水浒后半部那为招安而奔命的穷折腾,核心部分的“义”其实已结束,剩余的基本都是讨得体制喜欢的调调,一堆的杂货戏。
托塔天王晁盖的梁山,是血性的梁山,是为全天下受苦受害的英雄豪杰们营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自留地。这里无王法,这里有自由,是当权的皇族王侯们心头的一根刺,想起来都得疼半天,就甭说是去碰上一碰了。彼时的梁山泊,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当真是有着一股子笑傲江湖的化外风情,却只因这晁天王的一死,就变了天了,窝囊废宋江往后就直接把兄弟们带入了囚笼,送进了沟里。
所以这晁天王的死,无论是在全剧还是在原著小说中,都有着强烈的分割意义,自此之后,梁山不再是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也失去了旧有的江湖情怀,而只是沦为了一个浓缩的政治实体,莫不见那聚义厅也被替换成了忠义堂的招牌,向朝廷的献媚行动就有计划有策略也有步骤地开始实施。这曾头市一战,史文恭的黑箭事实上就起到了助纣为虐的划时代作用,梁山奔上死路,谁也甭想回头。
再者,这新版“水浒”的新面孔里,我唯独看这吕良伟所扮演的晁天王亲切些,纵横艺坛三十余载,他身上的气场不减,所辐射出来的江湖味儿也非其他演员可比拟。无论是在《上海滩》还是《丁力传》中,他都能把黑老大的范儿给施展得淋漓尽致,哪怕是发哥在身边也不输几分,而今在这梁山上啸聚山林,怎能轻易让人把风头夺去。想来导演就是要发扬吕良伟身上这得天独厚的传统优势,更在角色诠释中给他设置了新的命题,那就是诡诈,更添上几分真正意义上的江湖气息。
从听从吴用安排逗翻杨志窃走生辰纲,到梁山泊上伙同哥几个逼林教头犯浑宰了那秀才,就足能看得出这晁天王并非个动粗使蛮力的浑人。生在江湖,奔于市井,诡诈的成分几乎就是其活命的制胜法宝,义气并不代表愚昧,也只是针对于兄弟。剧中这一点变化是吕良伟所带来的特色,粗线条的外表轮廓下总是夹杂着一丝丝诡气。
另外,吕良伟所塑造的这一版晁天王会有些许行伍色彩,不知有心的观众们发觉了没有,举手投足间及其讲求分寸,极显章法与规矩,流露有军人特质。这一点,不知是不是与他近些年来连番演绎军事将领有关,从八一厂的大片《八月一日》中的叶挺,到后来抗战大戏《喋血孤城》中的余程万,还有今年政宣大片《建党伟业》中的吴佩孚,都是近代名将名帅。这份行伍气质带入到新版“水浒”中,令晁天王平添了江湖味道之外的一重统帅气场,英武的很。
新版“水浒”中晁盖的戏份加重,没如老版那般匆匆忙忙的只替宋三郎打酱油,就足以证明改编过程中主创的编导们对这个人物的偏爱,而吕良伟这足能压得住梁山众英豪的非凡个人表现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经验,是他相对于年轻演员们最独门的法宝,也是令这个纸面上不受重视的梁山头领真正鲜活起来的原因,这完全可以算是他以个人的努力改观了这版陷于风口浪尖上的历史大戏,令百年来都被我们忽视掉的“水浒”领袖找回了自己的灵魂与生命。吕良伟与晁天王一样,乃沙里明珠,真英雄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