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倩女幽魂》惊喜远比遗憾多

(2011-04-22 03:22:00)
标签:

娱乐

分类: 白话电影

       

 

      自打叶伟信导演决心重拍这部经典电影后,很多人就已判定他的怀里抱上了一颗随时都会爆掉的雷,结局无外是两种结果,要么是狠狠地伤害了观众,要么就是狠狠地把自己毁掉。原因么,只因程小东版本的《倩女幽魂》太过经典,其影响力绝非仅依靠科技力量的升级就可比拟,更何况还有无可替代的王祖贤与张国荣。所以关于这般新“倩女”的口水战袭来的较早,媒体多半都是唱衰,而坊间大众也均早早围好圈圈预备着看一场轰轰烈烈的热闹。

 

      面对这场事前就拉开了战局的信任危机,叶伟信显得格外的冷静,选择的应对办法也聪明得多。既然明星策略玩不动,那不如就在故事上大动手脚,在原有的叙事基础上大玩乾坤大挪移,变换了视角。所以,新版的“倩女”疏离了宁采臣而倚重了燕赤霞,让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情发生在记忆尘封的最深处,可称之为是燕赤霞因跨界恋情的一场自赎之路。这样的改编很明显将宁采臣置身为第三者,所以他的生死与哀愁都不会关联到本片,自然就免于被拿来硬去跟张国荣版的囧书生去相提并论。而聂小倩的分量却一下子升级了许多,至少不能像尊花瓶似的在空中飘来飘去的扮鬼魅,而是扎进了三角关系的情感漩涡而难以取舍。

 

      燕赤霞为斩断情丝,用神兵封住了聂小倩的记忆,而恰恰缺少了这柄神兵让夏雪风雷牺牲了师兄弟也斩断了一条胳膊,这就是孽情所造成的代价,让燕赤霞负疚了三十年,最后还不得不以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方式对兄弟情与爱情做一个终极了断。这个悲剧的设计,来得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也超脱了原本故事那单纯的人鬼情主线,在故事层面上的可看性提升了很多。也就是说新版影片经营了三个可伸展的脉络,其一是燕赤霞与夏雪风雷的恩怨,其二是燕赤霞与聂小倩的孽情,最后才是宁采臣与聂小倩的邂逅。复杂的格局里,人更纠结情也更复杂,恍然间已将旧有的人物与故事格局彻底颠覆。

 

      单一观点认定,新版的“倩女”故事占优,而演员们的表现却远无法与老版的相提并论,咱就不说谁先谁后谁又吃亏占便宜的事儿,就说角色,至少单拿宁采臣与聂小倩比就显现出鲜明的逊色。但这种逊色不能说是刘亦菲和余少群的失败,而是他们在电影层面之外的落差,在新版“倩女”中他们的演绎可谓是良好,至少算得上是中规中矩,而且也不断在新的剧情设置下显现出亮点来,但输就输在偏偏演的是宁采臣与聂小倩,一下子与港片最鼎盛年代的当红巨星去比肩膀,焉能不折?若抛离他们的失势拿片中的燕赤霞来单独说事,那我觉得是略感欣慰的,古天乐版的燕赤霞虽不老成却更英武,而且身陷人妖恋中致使行动与内心皆复杂起来,比当年午马的老江湖派要胜出许多。

 

      新版“倩女”的故事改编并非是无来由,很明显是在老版故事的基础上掺杂进去了93版《白发魔女》的诸多因素,所以燕赤霞这个人物的原型就如同张国荣版的卓一航,为了爱在山上苦守了很多年,直到临终了才在火光与坍塌中与爱人相拥,化解戾气也了却了恩仇。而黑山老妖的人物设置,则更趋向于当年吴镇宇所扮演的联体人魔,忽男忽女阴气十足。而且,老妖杀人的技俩是完全模拟了练霓裳,长发一展,缠身索命,而且最后决战时又忽然以白发示人,穿越感十足。而从人员搭配与故事规格上来讲,新版“倩女”则就像是杨过与小龙女的隔世重现(恰恰是二代杨过与四代小龙女),中间插进来一个尹志平搅局,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三角关系。如果重新选择,小倩会跟谁走,有了前与后这两个男人的对比她又更爱谁?这是导演叶伟信与编剧张炭抛给人们的问题,其实也是当下年轻人们都会经历的难题。

 

      以一部娱乐电影来讲,影片给人带来的惊喜居多,可看性较强,也很容易被当下的少男少女所宠爱。影片在电脑特效上下的功夫是足工足料的,展现出了更多的魔幻色彩,而马玉成所设计编排的动作戏也很凌厉洒脱,视觉冲击力是很高的。而美术与摄影两大环节,影片也做到了上乘水准,尤其是黄岳泰在大量运动镜头的掌控上的精准与娴熟都很值得称道,尤其是经营出了一种诡异且飘忽的氛围感来,让有限的空间多出了更多的视觉纵深,很捉人眼球。

 

      如果确定你要看的是一部有点新意的娱乐片,那么这部披着“倩女”外套的电影作品值回75以上的高分,假若你只是抱定与程小东版的“倩女”做比较,那么最贴切的方式还是坐在家里看一张DVD,犯不着扎进电影院里去填这“无可替代”的堵。话说老版电影的新拍是顺应潮流,是有时代意义的好事,若一竿子打死的话那就远远偏离了你看电影的初衷,话说程小东版本的《倩女幽魂》不也是翻拍之作,无论在故事上与调子上都跳脱出了李翰祥的版本,有新实践,是好事,天马行空似的讲故事总好过抱残守缺,关键看谁能做到滴水不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