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侠文学里,庙堂与江湖永远都是对立的,甚至是不共戴天,但在老怪物徐克的眼中这两者却无甚疆界,从哪儿都能使之走得通。所以,才会有《东方不败》中一群草莽枭雄对天下对政治的论断,所以才会有《七剑》片尾众人要进京面圣的期望,更有了而今《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这如狄仁杰这般穿行于黑白两者之间的理想英雄。
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力作,确实没有辜负广大影迷们的期望,徐克不仅缔造了一个超越了以往的视觉奇观,更重温了自己搁下很多年的江湖之梦、武侠之情。片中狄仁杰自天牢中被救出,俨然是一个大隐隐于“刑狱”的世外高人,功夫也高的惊人,对于朝政对于江湖他都有着自己的判言,不点即通。这样的一个人物,身上有着当年令狐冲、黄飞鸿、周淮安等多人的影子,几乎可以说是徐克自己的一次理想主义大整合。他在武后面前直言时弊时,很有当年黄飞鸿借狮王大会劝谏李鸿章时的风范,而在李冰冰所扮演的上官静儿面前又展现着如令狐冲那般的玩世不恭。
一场奇案,自通天大佛的建造开始,工部大臣与刑部官员接连因身体自燃而离奇死亡,所有的讯息都把悬疑指向了那国师祭起的平安符。所以,故事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引导着众人走入一个被神话了的世界,让神迹与灵异搞晕了众人的脑子,直到狄仁杰出山后一步步明察暗访,才使这个被人为包装起来的所谓神迹,彻底揭开了盖头,被捅破了透光的窟窿。
从故事的角度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是经得起推敲的,玄机一重重的很能引人入胜,既不晦涩也不简单,很是耐看。而从电影角度衡量,影片的视觉又是创了华语电影纪录的,不仅展现出了一尊高耸入云的通天大佛,而且还全景式地展现出了一个唐都城,更是神奇地在片中再造了一个称为“鬼市”地下世界。大量的电脑特技应用,让影片自始至终都显现着奇幻的色彩,一不小心就会把人带向故事中所经营的神迹假象里。官员的自燃,汪驴(泰迪罗宾)与上官静儿(李冰冰)的易容术,还有国师的分身术、腹语,都将影片合力推向了一个娱乐性的高峰。
角色塑造的方面,影片很均势,没有什么搅局的败笔出现,这有赖于基础阵容的强盛以及导演控制力的均衡。刘德华与梁家辉自是不用多说,对于这种半身江湖半身庙堂的人物已是驾轻就熟,而比较让人惊喜的则是李冰冰与邓超的发挥了。李冰冰而今贵为影后,演技突飞猛进发挥强势也就不由奇怪了,而邓超的爆发则是全片最大的亮点之一了。邓超所扮演的大理寺卿裴东来,白发白眉的自造型上就格外抢眼,而在戏中则更是游走于冷酷与义勇之间,忽而冲动,忽而冷静。每每出场时,都会抢掉他人大量的光彩,即便是武功拳脚也是最凶狠犀利的一个,可真算是个光芒四射的配角人物。而刘嘉玲扮演的武后,则也显现了妩媚之外的硬冷一面,一颦一笑中杀机暗藏,很是有内容。
影片的推出,必然能使徐克的电影生涯重新站到一个巅峰之上,一旦借着江湖说起庙堂之事,他还是能爆发出令人信服的创作功力,使同行们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影片在写情、写义方面,精巧至极,把戏剧的魅力发扬至了最大化。这使得影片除了悬疑与奇幻之外,又多出了一种情怀,虽然很老气横秋,但却最武侠也最江湖。
不过题外话是影片虽然在视觉效果上创造了华语电影的很多第一,但不可忽视的是,还都是韩国视觉效果班底居功至伟。这些年来,我们的电影仍旧在大喊口号而疏于基础创作的发展,很多环节都已落在了我们近邻韩国的后面,可以说是被甩出了几条街,此前在战争电影领域这早有体现,而在《狄仁杰》之后我们便更能发现到我们的劣势仍在不断地扩大。在我们的电影市场不断爆发,不断壮大的同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要再拿一些滥竽充数的台风片去喊什么“全面超越好莱坞……”的脑残口号了,我们还在原地踏步,没有上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