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儿童幸福指数提升

(2020-06-01 20:59:20)
标签:

儿童幸福指数

儿童友好型城市

分类: 幸福经济学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儿童幸福指数提升(提纲)

刘正山

 

1 关于“儿童幸福指数”的问题

从各国主流的幸福指数报告看,数据收集中很少覆盖到儿童。关于儿童的幸福指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组织虽然有研究和发布,但并不为学术界主流所关注。

但是,从现实需要看,必须重视儿童幸福指数!

理由之一,“共性”,即儿童具有追求幸福的同等权利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并不考虑儿童的权利,比如将不顶嘴,听话,作为“好孩子”的标配。这背后的潜在思维,是成年人与儿童权利的不平等。这当然是需要改进的。

联合国大会的一项决议提出“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提出“不可以因为任何原因不公平地对待任何一位未成年人”。

因此,追求幸福不是成年人的专利,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不应当差别对待。

理由之二,“差别性”,即充分考虑儿童与成年人的知识、体能、抗风险等方面的差别,全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为儿童追求幸福创造基础

儿童,很多时候并不清楚,也不知道去争取自己应当拥有的权利。因此,需要成年人的帮助!比如《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实际上说的是儿童未来幸福需要具备一定的软环境。“孟母三迁”,显然就是为了给儿童未来的幸福创造条件。

当然,除了“孟母三迁”这样的家长个人行为,全社会也应当为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的软硬公共环境创造条件。例如,相比成年人,儿童“抗风险”能力弱。因此,专门研究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学者——蒂姆•吉尔说:而今的城市规划,总是围绕着汽车、房屋建筑和经济,但实际上应当是要围绕环境、健康和生活质量展开。儿童友好型的城市,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风险,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量和想象。

显然,这个外部的安全或者舒适的城市环境,是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之一。

理由之三,“时序依赖性”,即儿童时期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年之后幸福与否。“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科学依据。《美国科学院院刊》202055日的一篇论文发现,婴儿期的性格可预测20年后成人的性格。类似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多。这些研究无一例外的指出:儿童时期的幸福,将对成年后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2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和儿童幸福指数的提升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幸福指数涵盖了城市建设的诸多因素。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儿童幸福的界定,直接包括“城市”。当然,其他食品、健康、教育等等,城市区域中也是必须保障的。又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幸福指数,指标体系中,相当多的指标存在于城市区域,并且包括了硬件和软件因素。

另一方面,换个角度,比如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手册》中也可以看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要素,显然是儿童幸福指数的构成部分。手册中提出的“能获得基本服务”,“能生活在清洁、无污染、安全、有绿化空间的环境中”,“能与朋友见面,有地方供他们玩耍和娱乐”等等,无不是幸福指数的构成。

 

3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儿童幸福指数?

1)成年人应转变观念,平等对待儿童。

除了前面说的共性、差别性和时序依赖性之外,还因为儿童的“比较优势”!比如,在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大人不如小孩子;当今,英国的小孩子能够通过观察和研究蜜蜂,发表学术论文,而我们很多大人还不会写论文。还有一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案例,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6年级小学生,不仅熟练运用思维导图,还会使用数据,分析苏轼的3458首诗词,写出了比较规范的学术论文。所以,不要再用老的、旧的观念对待儿童了!

2)从提升儿童幸福指数的目的出发,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追求幸福,不仅是成年人的目标,也是儿童的权利。因此,我们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条件,包括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道路环境,有充足的适合儿童的、多样化的公共设施,丰富的公共空间,充足的绿地等等。这是儿童幸福的重要保障。

3)让儿童参与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决策之中

尽管儿童的知识储备等方面不如成年人,但是,儿童对其自身的权益诉求,更清楚。因此,在很多国家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儿童参与决策,甚至直接投票决策。

我们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也应当创造儿童参与决策的条件。

4)建立约束机制——也就是说,要加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评估与促进工作,比如,通过“儿童友好型城市幸福指数”,评估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成效,“以评促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