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学学习指引:从入门到进阶

(2020-03-22 12:19:38)
标签:

经济学

学习

知识

经济学学习指引:从入门到进阶

原创 刘正山 幸福经济学 今天

(按:有学生多次建议我推荐书目,但拖到现在才动笔,主要是两方面考虑:一是担心误人子弟;二是未能得暇。而今疫情,略有空闲,便写了下述指引,未能深思,略显粗糙,但愿有所裨益)

费雪《利息理论》中的词语“不耐”,的确非常重要。而今技术变革极快,社会经济变动太迅,人们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趋于增大,对知识的获取也越发变得“急功近利”了。

我当年读大学,只有干巴巴的教科书,读起来非常乏味。经常为了一两个概念,折腾好多天,甚至好几年,有的甚至是大学毕业好多年之后才明白。这留下了后遗症,现在凡是看到“教科书级”类似字样,第一反应就是枯燥、陈旧、过时。

后来的学生,似乎比我们幸福。因为不少学者开始撰写经济学散文,外行也能看懂的那种。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等组织出版了一系列的随笔读物,最有代表性的作者有张五常、熊秉元、林行止、梁小民等等。我甚至还有一本书列入“经济学家随笔书系”之中。

这些书很受欢迎,因为通俗易懂,且与人们身边的事例紧密结合,读起来不费力。但是,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一方面,随笔的撰写,并不是很严谨,很多的观点和结论未必经得起推敲,从而容易误导读者,比如薛兆丰;另一方面,没有先行经过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训练就阅读随笔,读者很难建立起真正的经济学思维。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者将与经济学无关的东西看作是经济学,甚至很多主流媒体的微博、公号也在不断传播错误的“经济学知识”,比如“木桶原理”、“刚需”等等。不妨点名提一个:2016年12月6日,“人民网”微博推荐的“50个经济学定律”实际上与“经济学”没有什么关系。但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诸多的微博都转载了。

我算是系统学习过经济学,并历经二十多年的时间,但依然觉得水平很有限。从我的经验看,真正把握现代经济学,首先,得明白经济学是世界观、思维方式、分析工具,从而,最重要得是建立起“尺度”,从而,要先学习基础理论,再学习技术(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

其次,学习经济学,要稳扎稳打,建构起一套知识体系。就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如果没有江南七怪教授、稳扎稳打的坚实基础,很难学会降龙十八掌;而学习降龙十八掌,必须将十八掌学全,如果只是学习了“降龙十八缺三掌”,与欧阳克对阵,还是打不过的,因为有漏洞。

其三,“悟”,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我读博士的时候,去北大听了一学期的课程,特别是听林毅夫的课程,获益很大。而今想来,当时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两个字“悟”与“空”。“悟”易解。“空”,就是李小龙说的“以无法对有法,以无限对有限”,或者如《笑傲江湖》所谓的独孤九剑,《倚天屠龙记》的太极,忘掉各种的“束缚”。先有“悟”,后有“空”。

那么,对于一个没有基础的人,如按前述,学习经济学,需要看什么书呢?可以分为7个阶段,不同阶段读不同的东西:

第一,看钱颖一的论文《理解现代经济学》。《理解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是其中提出的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看完论文,然后看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此书不厚。然后看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第二,看教材。比如哈尔·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如果看不懂,也可以看梁小民的经济学教材,施蒂格勒的《价格理论》。至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者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也可以,但对初学者而言,太厚。这里需要建立起基本的概念,比如内生与外生变量,预算约束,偏好,跨期,均衡,帕累托效率,等等。尤其是需求定律,须当精通。

第三,了解历史,比如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三卷本)。二者并非一回事,前者是对经济史的经典解释,后者是对经济学者的经济分析所做的心智努力历史的梳理。

第四,阅读里程碑类的著作。斯密的《国富论》,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凯恩斯的《通论》。

第五,各个山头的知识,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混沌经济学,等等。有余力者甚至可以通读《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第六,技术的把握,计量经济学尤其重要。至少会使用SPSS、EViews。数据的清洗,变量的区分(内生、外生、中介等),这方面反而容易犯错误。熟练掌握回归分析方法,一元,多元,离散,Panel data。

第七,跨界领悟,触类旁通。老子的《道德经》,佛家的《金刚经》,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钱钟书的《管锥编》,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罗尔斯的《正义论》等等。

当然,我没有推荐自己写的书,主要是觉得写的不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