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战”思维导致力拓中铝交易失败

(2009-06-05 13:23:52)
标签:

中铝

力拓

毁约

铁矿石

财经

中铝与力拓的195亿美元交易,一波多折,最终以失败告终。北京时间昨晚9时,这笔中国企业迄今最大的海外投资交易,在英国伦敦,被力拓董事会正式否决。

有分析说,力拓单方面撕毁合约,是因为市场回暖。我认为,有这个因素的考虑,但不是主因。确实,力拓与中铝达成注资协议,直接原因是迫于387亿美元的债务重负。而当前,由于预期全球经济开始好转,股价上扬,力拓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资金压力也明显减少,于是,中铝的注资不十分紧迫。不过,这不是力拓毁约的根本原因。

中铝与力拓交易之初,一些澳大利亚官员担心,这些中国国有企业进行的投资可能会增强中国实力以服务国家利益,比如压低大宗商品价格。但力拓高层心里很明白,中铝公司195亿美元的投资只会使其获得指定矿业资产和整个力拓公司的少数股权。力拓集团的总裁阿尔贝尼斯就曾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易,为力拓集团的股东提供了超常的价值。这个交易涉及的195亿美元的金额为我们提供了财务上的灵活性,这不仅只是为我们提供一年的灵活性,而且在目前的经济状况持续到2010年的话也是如此。资产定价本身也相当好。”此外,中铝不是力拓的直接客户,何谈控制铁矿石价格或者影响铁矿石价格?

就一般情况而言,中铝结盟力拓,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行为,它是中国多年以前就拟定的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这种战略并非中国独有,其他国家也是这么做的。不少发达国家为了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不仅立足本国资源,而且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此外,中国在利用境外资源的同时,也向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钨、稀土金属和萤石等资源。

可是,中铝结盟力拓,却遭受重重阻碍。澳大利亚的一些媒体、政客,自今年2月以来,采取种种措施阻挠和反对中铝的注资。2月份,澳大利亚,一名参议员曾经发起一场刺耳的电视宣传,要“把澳大利亚留在澳大利亚人手中”。4月1日,澳洲《先驱太阳报》一篇报道借愚人节指桑骂槐,声称一中国公司有意收购墨尔本地标“墨尔本板球场”的冠名权,矛头直指中国企业于澳洲的并购行动。适逢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对中铝与力拓合作计划的评估进入最后六周,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呼吁澳大利亚政府拒绝这一交易,理由是其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尽管澳大利亚财长韦恩•斯旺对这种极端的言论很反感,甚至说“就特恩布尔先生今天的讲话而言,最可悲的是,他本人也不相信这种论调。”力拓的管理层也尽力宣称中铝与力拓的交易对力拓有利,只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一些政客与媒体的宣传攻势还是起到了预期作用。据路透社4月6日报道,澳大利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应该抵制中国收购澳大利亚的矿业资产。最终,中铝与力拓交易失败了,这很显然是力拓董事会迫于某些压力的结果。

中铝力拓的这种对澳洲也很有利的交易行为,为何遭遇这些压力并最终被迫终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这几年,中国的不少正常商业举动,都被国际上某些人过度解读。中国收储铜,有的人就说中国控制铜价并推高国际铜价;中国搞石油储备,海外就有人说中国要增加国际石油话语权并推高油价,等等。至于中铝结盟力拓,又有人说是为了政治利益或者是控制铁矿石价格。我想,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海外某些人延续“冷战”思维,对中国偏见的结果。前述的澳大利亚的那项民意调查显示,从年龄层来看,年纪较大的被访者更倾向于反对中国的收购,50岁以上的反对者高达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