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谒漩口中学遗址

(2012-09-24 07:55:16)
标签:

汶川

漩口

映秀

泰坦尼克号

地震

分类: 神州行

拜谒漩口中学遗址

汪传华(更多图片见此)

  苍天垂泪,山河呜咽。5.12,是个让人悲怆的日子,2008年的这一天,山崩地裂,哭号哀鸣,大地在汶川映秀撕开巨大的裂口,象是雄狮张开大口要将漩口中学吞噬一般,漩口中学顿时在大地豁口中渐渐下沉,仅仅几秒钟,原本安详的校园被地震颠覆得四处摇晃,教学楼舍被扭曲得如同麻花。站在生与死的关口,有着揪心撕肝的痛,有着茫然无助的哭,许许多多老师、学生,毫不犹豫的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而自己却永远长眠于此,这是泰坦尼克号所不能相比的。

  所幸,我与地震擦肩而过。而地震发生时,我的家人正在四川,相距1400公里的安庆震感强烈,更牵动着我们全家的心。一直以来,我就想拜谒漩口中学遗址。拜谒漩口中学遗址

  雾霭弥漫,夜色如墨。仲秋,入夜的映秀一片静寂,同行的眉山东坡区人大工委王主任,极力劝说着叫开了漩口中学遗址大门,我们走进这座曾经书声琅琅、笑语欢歌,曾经为汶理茂三县培养许多优秀人才的校园,现在映入眼帘的是震后一片狼藉。当我拍下这组照片的时候,仿佛是历史一幕的再现,眼含泪花,心在滴血,我双手合十,为其深深鞠躬,而后默默地绕行一周。拜谒漩口中学遗址

  时间永远的定格在2:28,一个偌大的汉玉钟盘的地震裂纹在夜色中清晰可见,它向过往的人们倾诉着那一刻发生的一切。这里没有一盏灯火,只有小镇四周昏黄的灯光为之相伴。在这个阴阳两重世界里,我很想坐下来陪一陪他们,很想聆听这片土地上的声音,很想告诉他们震后映秀新貌,很想说“我们来了”。我不清楚这里长眠了多少同胞,同所有路过此处的游人一样,我不能打扰他们,让他们好好地安睡,继续护佑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广场正前方的教学楼,已经下沉和扭曲得露在地面之上的,可能不足原楼的一半,最高处只有两层,最低处只高出地面不足一层,借着夜色尚能看到楼中墙面被挤压变形,好象这面墙体至今还在挣扎着屈伸,坚毅地保护着没有脱险的师生,为长眠于此的师生撑起一片空间。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极力不去多想,但思绪的长辫已经解开,甩向那个漫漫长夜,努力触及那个远去的历史时空。我想为他们点一支蜡烛照明,可惜没有。我相伸出手来拉一把,可惜看不见。我想走进他们的教室,就象我走进高校讲学一样,与他们笑谈人生,可惜找不到门。我镇定下来,理一理被晚风吹乱的华发,牵一牵被风拽皱的衣衫,静踏着脚步,拐向右边的一条林荫道上,虽然我不了解这些倾覆的大楼,但崩裂的墙面、压塌了的楼舍,让我感动大地好象在晃动,心提到嗓子眼上,思想忽然感到异常紧张起来。

  在这片残垣断壁面前,我想每一个人的心灵都会得到一次净化。这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我们不能忘却。站在历史的台阶上,我们又新生了一个映秀,漩口中学的师生在祖国同胞的支持下,擦干眼泪,重振精神,在震后废墟上站立起来。前方的天空中,震后教学办公楼保存下来的完整建筑框架上,风展红旗,昭示着共和国的旗帜继续指引着这里的人们。

  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记忆中的伤疤,我们来此,不是停留于沉痛之中,让历史止于我们的脚步,而是要用创造精神书写新的明天,我想这里的人们一定不畏艰难与挫折,用行动书写坚强,让我们共同书写大爱!

  在成都与汶川的路上,在通往汶川的213国道旁,在地震中落下的一块巨大天崩石立于路边,“5.12映秀”几个大字将灾难的历史永远存封在这里,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映秀正在崛起。在黑夜中,我极力调整好相机,关闭闪光灯,留下一幅幅珍重的画面,静静地向着漩口中学遗址挥手作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