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商业文明零售商业日本皇宫新大谷酒店东京大阪财经 |
分类: 世界之窗 |
访日散记——值得称道的日本商业文明
汪传华(感谢“继先文字圈”冷露寒霜、“心之旅”文惠草根博客首页推荐)
日本人骨子里对亚洲自傲与对西方媚态的行为反差,使得日本人为大多数亚洲人所不齿。我们也是旧恨未除、新怨不断,但是日本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不仅仅环保事业相当出色,而且日本的商业文明更让人对其称道,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进入日本国,从下飞机开始大致上就能辨别出中国人与日本人。日本人的礼谦在机场即能分晓,熟人见面鞠躬致意,着装整齐、轻言交流,大多数中国人则是目光横扫一切,敞开着的上衣显得中国人更加洒脱,打手机的嗓门也显得气宇轩昂,中国人的个性十足。那一刻,我对日本有了异样观感,后来的考察证实了我的判断,尤其是日本企业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是我国内陆企业难以望其项背而无法企及,全球跨国零售公司在日本没有立锥之地,我们的企业更难在日本充斥着竞争与排外的国度里生存与发展。
在日本考察的7天行程里,大多数时间是与日本贸易促进会、日中协会的企业家、华人华侨进行项目推进、产业对接,谋求合作商机,只有少量时间在华人华侨的带领下参观日本商业,亲身感受着日本商业文明的高度发达。留给我的印象是,日本商业的繁华比不得中国市场之巨,但日本商业的精致,在华人世界里大概只有香港、台湾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在日本,我们没有看到一家日本之外的国际性大型跨国零售商业公司,曾经由“阿信”一手创立的零售业王国八佰伴成为日本应对国际零售商业竞争的重要对手,确立了日本民族商业的地位,虽然风光不再,转手易主,却证明日本人完全有能力超越西方,就象今天的香港、台湾的商界视野之中满是中华民族零售商业企业一样。
抵达日本的当天,我们在东京入住的新大谷酒店办理完入住手续后,已是当地时间下午接近4点,一批人马随即会晤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商讨在东京的贸易对接活动,我们便在酒店周边的日本皇宫所在地及日本国会等处漫步。夜餐之后,当地华人引领我们进入酒店楼下的各大超市。30年的职业生涯,我对此兴趣倍增。
日本的商业建筑很有特点,但事实证明这是日本人的高明之处。由于日本处于地球三大板块的交汇处,目前各大板块都处于活跃期,地震对于日本人就成了家常便饭,因之岛国土地弥足珍贵,因此日本的建筑密度很大,多数大型建筑之间一至三层紧密相连,或许在地震中可以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城市的立体交通通常建立在楼宇之间二楼乃至三楼的连接通道上,故此不少酒店的大堂设在二楼以上,我们入住酒店大堂就在三楼,而与之连为一体的整体商业综合体二楼开设以大大小小的餐饮店,一楼则是百货、食品、书刊、化妆品等各类便利化超市。
我们并不习惯于日本式的饮食,日本的餐饮业以简餐居多,生食海鲜为主,伴食的调料十分呛人。日本的餐饮以分餐制为主,一般是四个人一个小卡座,多则七八个人,卡座间可以活动的空间很小。日本人就餐时,甚少有人说话,多以清酒为主,啤酒为辅,没有看到吃烈性酒的,即使在商店也没有烈酒售卖,更不会象我们的国度狂饮大叫,酒店比较安静。菜肴是一小碟一小碟,送菜的也并不是年轻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中老年人。日本主食与中国并无多大差异,真正存在差别的是菜肴,生熟各半,即使是熟食,也很少见到中国式大炒,这或许是日本环保的要求。生食多为海鲜,辅以芥末,少量食用还是可以的,时间久了就难以下咽。日本的餐厅多是酒居式的,面积很小,我们行走在大阪的城北的中心商业区京桥夜市,碰巧进入美食一条街,整个街面散发出的烧烤味,尤其是那西式香料,着实让我们一路喷嚏。听日本人介绍,大多数日本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放松自己的劳累,许多小店也就只有这么几个客人,直至午夜打烊关门。
最让我惊叹的是,好象日本这个国度没有小偷似的,无论哪个超市、便利店,都是没有“围城”的商店,更没有出门查验小票的营业员了,整个商店内外都是敞开式的,即使是象口香糖这样小的货品,也都可以放在走道的货架上,这在我们内地是不可想象的。在超市、便利店购物,结算方式非常奇特,也更彰显着日本人文明的自觉程度,在收银处看不到任何安检设施,也没有围栏式的铁栅,顾客可以选择由收银员来结算货款,也可以自己对着柜员机,一一扫描清点刷卡结算。商店的营业员很少,除了理货员、收银员,其他台面上的营业员几乎没有,只有一些货架上的警示牌“监视器在运行”在告诫着人们。日本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如此,而且企业的文明程度也相当高,处于同一层楼的各大超市之间的公共地带如同登堂入室一般,整洁明亮,超市之间经营的商品几来没有雷同,各企业之间遵守着共同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规范。从公共地带进入各大超市,如同出入无人之境,相反倒是我们的内陆超市,你进化论走到哪儿,都会有一个营业员跟在后面,甚至不停地向你兜售着商品,或许我们内陆地区企业的流通成本、营销成本就是这么上升来着,因此我们的商贸流通企业的竞争力,是无法与人相比的。
日本的商业经营理念见之于细微之处,也很人性化。顾客进入商场可以自由带包而无须将封存保管起来,在超市购物,大家自觉将所购商品放入行礼推车之中。在专业店、专卖店、百货店购物,通常情况下,顾客在结算时,营业员受理商品里会写下清单和价款,并由收银员结清,同时营业员将每件商品,哪怕是钥匙扣那么小的商品,也都会用小纸袋封装起来,然后放入一个大纸兜。在日本的商场,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人务工者,大多数可能是留学生,在秋叶原一家大型电子商场,几乎是清一色的华人营业员。我们所见的在日华人,以上海和东北人居多,一部分人也因此嫁入日本,或迎娶日本姑娘为妻,但大多数中国姑娘还是希望嫁给中国人,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决定了只有少数婚姻能够成功,特别是中国女性主宰家庭、在社会上大大咧咧,可这一套在日本是行不通的,失去主权的女性怕是在日本并不好过。
我在日本的商业里,很少有看到我们国家许许多多的证照。日本的友人告诉我们,日本没有假货,只要你觉得适合,完全可心放心购买,更不需要中国式的“购物放心店”的牌子,如果顾客在一个商店购物都不放心,那还算企业吗?我没有想到合适的词来解释中国式的商业现象,留给我的思考是徽商在日本发扬光大了,急功近利的中国商人,虽然都想打造百年经典,但捞钱还是放到了经营第一位,怎么样都得把第一桶金赚足,否则经济如此发达的温州怎么会出现“跑路”现象呢!在日本,商店不仅可以销售药品,甚至还销售画着日本各式春宫图的茶具器皿、玩具,在我们看来是黄色的音像制品都有公开发售,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日本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严谨的,并非是无意放纵。
与我们入驻酒店相邻的可能是一家工厂,厂房的楼顶每天早晨都能看到消防等应急保障演练,步骤、动作、时间等大概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我从窗台朝下望去,无论是刮风下雨,没有一天间断过,日本的管理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日本人之所以如此文明,或许与其社会制度有着必然关系。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除了保持着传统的中国文化之外,还大量借鉴了西方文化。从华人那里,我们了解到,日本过了18岁的成年子女,就可以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在东京和大阪的许多商业中心,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青少年为商家促销,在舞台上卖力的进行商业性演出,而对于商家,邀请没有出道的年轻人,其费用肯定要低廉得多,街道两旁还有许多以弹唱、作画等卖艺为生的年轻人,日本或许就是这样造成着日本人从小就不依赖于谁的社会心态,自立自强地终身奋斗着。走在日本的大街上,既没有我们城管称之的“牛皮癣”,也没有人抱着行人的腿伸手乞讨的人,日本人认为那是没有自尊的表现,有辱国格的行为。因此,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日本、南韩、香港、台湾等地的年轻人出道非常早,而且大学的论文水平也相当高,这可能与他们成年之后,较早走上社会不无关系。而对于日本的父母来说,养儿也就不能防老了,从而造就日本无论是成年子女或是老年人,都必须不断参加社会工作的状况,且因日本资源有限,日本不断地从世界各地配置资源进行开发,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日本人以最优的方式优先资源,使得这个只有1.3亿人口的岛国,在2010年之前创造的财富使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而在我们这个国度里,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许多人巴不得早点退休,在享受着退休保障的同时,拿着退休金打麻将,还对社会牢骚不断。而成年子女总是希望过着安逸的工作,并且不忘双休日去啃老,兄弟姐妹为着遗产,反目成仇、众叛亲离的事件并不鲜见,甚至还有人专业从事乞丐。在我们接触的人群之中,在日的华人大概对此感受更深。但愿我们的五千年文化在新的世纪能够焕发出新的光彩,在经济上超越日本的同时,希望道德文化也能够超越,那才叫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

这是二楼的通道,可以开汽车


这是收银出口,绿色的是自己结算出口

顾客自己在结算

右边的是自己结算

二楼商场内的公共通道

超市的入口全部敞开

过道两边的商品全是开架的

酒店大楼内一、二层楼梯很整洁

这张照片左上角实际上三楼连接其他楼宇的通道

专设的中国货品区

食品货架

文化用品超市,全是敞开式的

LIFE超市的转拐出口处

文具用品超市敞开经营

超市过道

推车

过道上的商品,不担心有人会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