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日散记——日本印象
(2011-12-21 23:05:31)
标签:
访日散记野田首相日本印象福岛核电站波茨坦公告富士山华人文化 |
分类: 世界之窗 |
访日散记——日本印象
汪传华
日本在二战时期的作为,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我的记忆里留下的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带着经贸合作的责任,也带着国仇民恨,我于12月12日至18日随省商务厅经贸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东京、大阪、长浜等地,走进了城市、乡村,感受着日本文化,不可否认,日本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文明成果,中日两国优势互补很强、合作空间巨大。
访日期间,“鬼子”和“小日本”仍不时从嘴角中蹦了出来,在华人世界里倒也无妨,但在日本友人那里,那就大失外事礼节了。只有时间才能抚平历史的创伤,或许是一些善良的历史老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怀着对历史的欠疚,我相信他们或许有人听懂了我们的语言,以一颗包容的心理解着我们心中对日本侵略历史的愤怒。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先生就是一位中日之间的亲善大使,连续27年赴南京参拜南京大屠杀馆,力谏日本政府在教课书中将台湾纳入中国的版图,这让我对其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日本是一个很小的岛国,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人口就有1.3亿人,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相当高,也许正是这样的地理状况,使得当年的日本向亚洲邻国发动侵略战争,也许正是因为岛国心态,日本人心理压抑与自杀现象在日本过往的历史中屡见不鲜。日本作为一个不屈的民族,在二战中的1945年8月6日和9日,却不得不屈服于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当盟国敦促日本依照《波茨坦公告》尽快无条件投降时,日本不以为意,在投下第一颗之后,日本认为美国仅此一枚而已,决意不畏缩,而当美国真的投下第二颗的时候,日本慌了,裕仁天皇不得不宣布投降。实际上,美国真的没有第三枚了。日本战败,日本何以能够迅速崛起?这确实有值得研究与深思的地方。
日本与美国一样,并不是世界战场发生地,尽管其侵略行径为世人所讨伐,但日本人将战场开辟在被侵略之国,因此战争并没有使日本本土受到损失,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就能很快的恢复和发展经济。而同时,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历史罪责,很多的档案资料至今依然掌握在美国手中,日本人的小把子就是这样被美国控制着。美国从其太平洋战略需要出发,牵制日本,又扶持日本,所以日本经济才得以快速发展,日本就是这样成了美国小老二,这是我在日本访问期间,日本友人不断提及的问题。不少日本人认为,当代一些日本政治家们,对于美国在冲绳等地设立的军事基地,多有微词,但一旦执政,遭遇美国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钳制,故又不得不低头于美国门楣之下。日本人说,他们并不喜欢美国,但美国人在日本设立军事基地,一方面是在亚洲的发展战略,而另一方面也是怕日本犯上作乱,坏了美国的好事。
日本的岛国心态很强烈,时代的不同,其心态也不完全一样。在当今社会,日本最为担心的就是中国的崛起,害怕中国会对日本的新仇旧恨来个秋后算账。但是,中国的崛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这多少也让日本一些政治人物黯然神伤。日本历任天皇没有姓,但名号之中都有一个“仁”字,当代中国主张和为贵,一直主张崛起的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日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日本留给中国的积怨深重。而现在日本又不得不与中国加强合作。据日本人士介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又在向纵深蔓延,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复苏的十字路口,日本要维持其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中国这个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从2008年以来,欧美国家消费不振,赴日交流人数逐年下降,今年下降达10%以上,而中国不降反升10%以上,赴日人员消费增长50%,这对日本经济无异于一支“强心剂”,也难怪我在东京银座的一些商场里,看到许多商店标明接受“银联卡”,一些店员讲着并不流利的中国话,一些商店干脆在招聘广告中载明能说中国话的员工优先,一些招贴也是中日两种文字。
上世纪一些极右日本政治人物,极力主张脱亚入欧,欧美文化曾经在日本极度盛行,在日本文化的现代元素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西方文化的身影,但是中国文化在日本则是有着深厚的基础。在日本的史馆中,我们所能见到的文物远没有中国文化的久远与原始,皇宫、庙宇、楼阁……,差不多者是中国文化的翻版,日本人的礼义则保留了较为完美的中国文化,走在日本的大街,随处都可以遇上中国人,华人在日本的外国人,所占比例应该处于前列,就是不会日本语言的中国人,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都不是难事,日本文字与中国文字的含义大多相近。从这个层面上看,日本是一个文化包容的社会。在我与日本友人的交流中,日本不断吸引世界文化成果,日本的宪政体制,借鉴了英国、德国,这就使得日本政局如何变化,日本政治经济始终保持平稳发展,人民生活不受任何影响。日本民间人士向我们调侃,野田首相当政,只是因为一句玩笑话而成就了他的首相位置,野田出身于农家,其家乡盛产泥鳅,于是便以其家乡的特产,来阐释他执政理念,象泥鳅一样游刃于世界各国、日本各界,令人颇感新鲜,备受推崇。
富士山是日本人的骄傲与象征,日本人将在新年到来的前夜梦见富士山,则是新年的好兆头。富士山海拔3700多米,与九寨沟原始森林的高度相仿,但并不是常年积雪,日本人也称之为白头山。当我们乘坐的飞机越过日本海峡进入日本本地的时候,就能在高空之上一览富士山的风光,无边的大海、整洁的田园,无不证明着日本环保事业的发达与日本上空的清澈明亮。从东京直奔大阪,我们沿着富士山的东线绕行,在东京与大阪举办的两场经贸恳谈会中,我所感受得到的是日本人守时、效率、勤俭、洁净。经历日本大地震、海啸和福岛核电站事件,日本不少企业谋求新的发展思路,中国大陆市场是他们有效选择市场之一。由于日本不断转移产业,故能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选择优势,在比较成本的同时选择着更好的产品,从而使其产业的竞争力更强。
更多的日本印象,将在以后的文字中不断推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