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媒介生态学专著之一,尤其以它对世界的悲观预言著称。波兹曼一开篇就拿两部著名的寓言小说《1984》和《美丽新世界》来说事儿。乔治·奥威尔的《1984》预言人类将毁于专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预言人类将毁于娱乐。尼尔·波兹曼则预言,“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尼尔·波兹曼从媒介的性质、媒介的发展,尤其是活字印刷术和电视技术的发展,深刻分析了媒介对人类的影响。他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在互联网时代,尼尔·波兹曼的预言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社交网络上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全民狂欢逼迫媒体进入真正的娱乐时代。不仅文艺、体育追求娱乐,而且科学、技术、经济、伦理,甚至政治、法律,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娱乐。比之波兹曼所在的电视时代,今日互联网和媒介的娱乐精神不知要强烈、疯狂多少倍!
看来,尼尔·波兹曼的预言已经在实现:“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会不会只知道傻乐而不知道思考?中华民族和世界的优良文化传统会不会在全民娱乐的狂欢中丢失?就算是杞人之忧,也总比麻木不仁好些。正如孟夫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