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陪审团》拍摄于2003年,是好莱坞最出色的法律题材电影之一。影片汇聚了约翰·库萨克、吉恩·哈克曼、达斯廷·霍夫曼、瑞切尔·薇兹等好莱坞明星,讲述了一个枪案被害者遗孀与军火巨头之间的民事赔偿诉讼的故事。围绕如何控制12个陪审员打赢官司产生的扑朔迷离的情节和同为奥斯卡影帝的吉恩·哈克曼和达斯廷·霍夫曼在法庭上的唇枪舌剑,是本片最大的看点。
http://laoyue.fyfz.cn/Blogers/pics//2011/4/1/laoyue_15243348.jpg
在法律题材电影里,《失控陪审团》的名头很响,我早就听说,但是一直没看。今天乘双休日认真地看了,觉得很值。
看片之前我找了一些资料,知道《失控陪审团》改编自改编自美国畅销小说作家约翰·格里森姆的同名小说。约翰·格里森姆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善于撰写悬念迭出的法律题材小说,几乎每部作品都上过畅销榜,而且大多被改编成电影,著名的《塘鹅暗杀令》就是他的作品。把法律问题融入悬念迭出的故事里去,是约翰·格里森姆的特长。这次是陪审团制度。看过电影,我们不仅欣赏了奥斯卡影帝的表演艺术,经历了紧张激烈的悬疑冒险,品味了视觉艺术大餐,还形象地了解了美国的陪审员制度。通过电影,我们看到了陪审员的产生过程和陪审员的工作过程,明白陪审员制度公正之所在。当然,我们也看到,任何法律制度,不管它多完美,都有可能被金钱所操控。我们没有必要迷恋英美法系。这是我们从事法制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者需要向约翰·格里森姆学习的。
吉恩·哈克曼饰演的大律师兰金·芬奇是本片中最成功的角色。他功成名就,在法庭上百战百胜。似乎他就是法律的化身。但是,我们深入他的内心,可以看到他早就背离法律很久了。其实,在中国,在外国,这样的著名法律人物不少。他们在法庭上打拼了几十年,熟知这个行当,通晓所有的规则(甚至潜规则),以致逐渐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而只留下把法律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卑劣心理。他依赖于军火财团的巨额资金支持,试图控制陪审团,打赢这场全美关注的官司,最终却被两个他曾经伤害过的小人物所打败。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那位“著名”的律师李庄,为人做事像极了兰金·芬奇。他们异途同归,说明法律最终是不可亵渎的。在从事司法工作的几十年里,我见过满嘴法律而心里从不把法律当回事,满世界“捞人”的律师,见过法庭上正襟危坐、慷慨陈词而背地里阴险龌龊的法官、检察官。长期从事司法和法律工作的经历,并没有让他们树立起对法律的敬畏,而使他们产生了操控法律的危险念头,最终玩火自焚。所以,看了《失控陪审团》,我最大的感想是:不管你在法律这个行当浸淫了多少年,千万千万不要失去你当初的信仰,不要泯灭你坚守正义的信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