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软的是与非

(2008-10-26 20:17:51)
标签:

it

微软

分类: 指点集

    打开计算机,连上网,就看见360卫士跳出对话框:“微软破例发布紧急漏洞!黑客用IP控制用户电脑,已有蠕虫病毒现身!”猛然间想起微软对盗版软件用户的“黑屏”策略,想起网上近日围绕“黑屏”掀起的巨大波澜,于是就想写写微软这个庞然大物的是与非。
    毋庸置疑,知识产权是需要保护的。保护知识产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无疑是计算机软件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是一个老网民,从WINDOWS3.1开始接触电脑,亲身体会了WINDOWS从3.1、95、98、2000到XP的演变过程,见证了WINDOWS神奇的发展变化。现在,你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看到WINDOWS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所以,我对WINDOWS,对微软,简直可以说五体投地,顶礼膜拜。我从没有想到用Linux或者苹果的MAC系统,那些系统在易用性和兼容性上绝对不是WINDOWS的对手。所以,我认为,垄断有垄断的好处,全世界都用WINDOWS系统,可以省却无数麻烦和金钱,可以无限广阔地实现全球互联。如果没有WINDOWS,全世界的个人电脑使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操作系统,那么我们现在会是什么局面?肯定是和当年中国的军阀割据一个样,谁和谁的电脑也连不起来,离开了自己的电脑你什么事都干不成。因此,我敬重微软,敬重WINDOWS,完全支持对微软的作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强烈反对盗版软件。
    但是,任何事情有个“但是”就麻烦了,我在敬重微软的同时不得不说这个“但是”,微软很多事情有些做过头了!首先说WINDOWS的价格。我清楚地记得,早在1997年,WINDOWS98刚出笼的时候,我怀着对微软的敬重,到联邦软件店去购买WIN98软件,一问才知道要1998元,从WIN95升级的版本1098元。无奈之中,只好买了个1098元的升级版本软件。后来到网上查,才知道中文版的WIN98是全世界所有版本中最贵的!幸亏有单位报销,我才敢下单购买。后来我又曾经想买正版的OFFICE软件,一问更吓人,要五六千块钱!即便单位购买也嫌太贵,只好做罢。所以我首先要谴责微软对自己产品的定价政策。依仗着自己全球垄断的地位,微软的软件价格似乎没人敢说三道四,定的价格既脱离产品的价值,又缺乏合理性,更甭谈长远的打算了。微软的WINDOWS确实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开发,销售需要收回投资,这是商品经济的铁律。但是,定价还需要考虑合理性和顾客承受度,定高了没人买你一样收不回成本。我肯定地说,如果WINXP销售价在800元以下的话,盗版肯定就没有市场,微软可以在中国收回更多的钱。其次是微软的霸道作风。这次微软使用的WINDOWS正版验证“黑屏”策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北京律师董正伟认为,微软实施的“黑屏”强制性正版计划未经计算机用户同意和司法裁判,私自侵入计算机用户电脑系统并干扰破坏,不但破坏了计算机用户的系统功能,而且还造成一些计算机用户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这种做法等同于黑客攻击入侵,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犯罪行为。我非常赞同。其实,微软非常愚蠢,这样的做法事实上是把计算机用户往外赶。如今,除了WINDOWS,还有其他的操作系统。当年,微软不就是从IBM手里抢来的操作系统软件吗?也许,用不了几年,微软这个王国会被他们自己给毁了,输给Linux、MAC或者其他的什么系统。谁知道呢?15年前你知道有微软吗?你知道15年后微软还在吗?再次说知识产权的适度保护。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客,认为知识当然是创造者个人的财富,但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不能简单地成为个别人和企业的私有财产。知识只有充分共享、共有,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真正实现知识改造世界的目的。如果知识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么对人类就是灾难。所以,对知识产权必须适度保护,不能使知识产权成为贸易壁垒、政治武器,这样就违背了创造知识的本来目的,成为人类发展的桎梏。对于微软和WINDOWS,当然也是一样的。
    正因为我敬重微软,所以我写了这三个但是,作为对微软的劝告。到今天为止,个人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微软,但是明天是不是这样就难说了。假如微软还是这样自以为是地一意孤行,那么你明天很有可能就会象当年淘汰人家那样被人家淘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伟大和卑微
后一篇:恬不知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