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名头很大,在大学时就听闻是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有很多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比较有名的是《成为茱莉亚》和前不久上映的中美合拍片《面纱》,但是我从没有看过毛姆的小说。所以,当我在书橱里找可以看看的书的时候,便选择了毛姆的《刀锋》。这部长篇小说是毛姆晚期的作品,试图通过一个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这部书是作为“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可见在二十世纪文学中《刀锋》的地位。
但是,看完全书后,我却有些意外。第一意外的是,虽说是二十世纪的当代文学作品,又是经常被改编为电影的,想来应该比较有可读性,但是实际上却比较艰涩,更像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代感差些。尤其是对关于小说的主人翁拉里的精神追求的描述,过于冗长、单调,简直就像一篇人生哲学的辩论文章,我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的。第二意外的是,毛姆写作手法的别致。一般人写小说,不是第一人称就是第三人称,但是毛姆却采用了比较少见的第二人称写法。毛姆用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进入小说,以一个小说家的眼光来观察、描写书中的人物,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因为用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所以让读者有一种纪实的错觉,感觉比较亲切。这是其他小说难以达到的境界,恐怕也是毛姆赖以成名的原因。假若以后要写小说的话,不妨借用一下这种写法,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
不过,看了半天,我始终没有看明白,《刀锋》这个书名到底是什么意思,还希望有识之士给我解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