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追忆之二:我的大学

(2007-06-08 12:50:32)
分类: 心情散记
    我曾经就读的的大学如今已经不在了。9年前,在行政强迫命令之下,我的母校——杭州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一起被合并入浙江大学,这是新时期中国大学合并的始作俑者。如今,我不敢妄论“四校合并”的是非,但是,我的母校消失了却是无庸质疑的事实。所以,人家问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总回答是杭大毕业的,人家说那就是浙大喽,我说不,我从没读过浙大,我只是杭大的毕业生,就象文物那样,只有以后没有了,才会显示出珍贵。因此,我为杭大而自豪,为杭大而骄傲。

http://www.fyfz.cn/blog/laoyue/200768125827.jpg
上图为杭大南门

http://www.fyfz.cn/blog/laoyue/20076813029.jpg

上图为杭大图书馆

    1978年3月,当我进入杭州大学中文系的时候,杭州大学是一所非常棒的综合性大学。当时的中文系主任是王驾吾老先生,1900年出生,我国著名的先秦文学专家,从1936年就开始在浙江大学文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我们进校时他已经78岁高龄,还经常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着来中文系上班。看着鹤发童颜的老先生,我们肃然起敬,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大师教导感到自豪。在我们毕业的当年,王老先生过世了。至今,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他老人家在我们毕业时给我们题写的留言:“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这句话成为指引我此后二十多年人生的座右铭,其中深刻的哲理令我受用无穷。

http://www.fyfz.cn/blog/laoyue/2007610185228.jpg           

    当时我们中文系还有很多著名的学者、教授,比如古典文学方面有夏承焘、徐步奎、蔡义江、吴熊和,古汉语方面有姜亮夫、蒋礼鸿,外国文学方面有汪飞白等等,除了夏承焘教授在北京之外,其他的教授都为我们这些本科生授过课,比之现时的学生,不知要幸运多少。据说现在本科生很难听到著名教授授课的。当时的杭大中文系是全国高校中文系中比较强势的。
    除了中文系,杭州大学的的数学系也非同寻常,白正国、王斯雷都是中国数学界响当当的人物。杭大的心理学系更因为校长陈立先生而名声远扬。就在四校合并前夕,1996年9月,杭大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门预评审,正式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
    当时杭大中文系并不在学校本部之内,而在和学校一路之隔的上宁桥后面的田塍小路(现在叫保俶北路)上,我们77级和后来的78、79级三届同学都在那里。79级毕业后,那里成了浙江省总工会干校,现在是浙江省职业培训学校。因为是分部,管理就比学校本部要松散些。教室就在寝室对面,往往有同学早晨从床上跳起来,穿着拖鞋直接冲进教室上课,方便得很。晚上看电视也很自由。学校本部是逢周六、周日晚上才有电视看。而我们中文系的电视机就放在我对面的寝室保管。我们想看就拿出去看,想看什么频道就什么频道(不过当初也就中央和浙江两个频道),学校本部的同学过来都十分羡慕我们分部的自由生活。这种生活也特别适合我们这些以文学艺术为专业的学生,大家在那个小天地里如鱼得水,自由自在,茁壮成长。至今,我依然非常怀念那段生活。
    现在我所工作的单位距离当年的中文系只有一箭之遥,每天班车都从当年我们经常光顾的文二路露天电影场经过。我的感觉不是物是人非,而是人是物非。当年的人还是当年的人,而当年的物基本已经不在了。30年,也算得沧桑了,只是我们还没有磨灭当初的希望。尽管未必管用,但是我们还在努力。仅此已经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钱迷心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