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的路上,看了报纸上报道,沉寂了许久的王朔终于又出头了,先是在搜狐做了两个多小时的访谈,然后又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专访。看完以后,觉得很惊奇,看来这哥们还没有被时间磨灭血性,还是那么尖锐,那么好斗。于是乎,一上午我已经向不下十个人推荐这篇文章了,值得我们说一句:好样的,哥们!
为什么这么说?先请看看王朔的犀利言论吧:
比如,他说“张艺谋同志后来怎么说呢,有点像一个装修大师了。说实在的,我记得当时他刚拍《红高粱》特别红的时候,和他聊天他就说,拍十部好电影就可以了,跟库布里克就行了。现在到处给人家弄金碧辉煌去,是为挣钱吗?我不太明白,挺有钱的。”“我听说《夜宴》学《哈姆雷特》,听说《黄金甲》也是学《哈姆雷特》。《雷雨》学的是《哈姆雷特》,都学的《哈姆雷特》,真没得拍了吗?哥儿们几个。就剩装修了?”“你拍《黄金甲》,你卖人家曹禺家的东西,你丢脸不丢脸啊。中国导演的知识和想象力之贫乏,你就是一个照相的,你有什么文化啊?”
比如,他这样说《无极》“我看过陈凯歌的《无极》,当动画片看,和我女儿一起,降到儿童的角度,我觉得他挺真诚的。”
比如,他评论中国电影“中国别假装是大国,电影市场是一个小国,跟香港差不多,你超过了三千万人民币你就得到国外卖,国外认识你是谁?就知道你们会武术。卖的就是这个,而且现在也卖不下去了说实在的。”
比如,他评论“易中天不错,挺贫的。易中天有点自己的发挥,但是我觉得明兴清亡70年,根据资料讲,易中天是根据逻辑来讲,但是也很生动,一开始觉得这个哥儿们有点像说书的,后来还是讲得好。中间最近有一个讲孔子的女的不太靠谱,东北人。”
还有,他还说“李咏的打扮,穿着18世纪的衣服,我觉得在中央电视台就是一××。你说他穿的那身衣服,就是18世纪法国皇宫里看××的人穿的,你非给穿上,贵族不穿这种衣服。中国没有贵族。李咏可以跟某些煤老板相提并论。”
郭敬明在他眼中则“完全一小偷”,“他怎么那么不要脸?郭敬明说,‘我又有名又有钱’,你有什么钱呀?别不要脸了,写那点东西能挣几个钱呀?那几百万算钱吗?太可笑了。”他认为“‘80后’基本不构成力量,基本是泡沫。他们基本上没有形成战斗力,我们‘五、六、七’一出动就打垮他们。”
还有很多妙语,令人啧啧称奇。时过多年,王朔还是那个王朔,还是敢于不留情面地把许多人的脸皮撕下来,让大家看到他们本来是个什么东西。
看了这些妙论,至少本人觉得很解气。中国的文坛如今已经确实已经有点群魔乱舞的味道了,还没有人敢于出头批评,一批评就有可能被告上法庭。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们一个个都被金钱牵着鼻子走,哪里还有什么想象力?看看张艺谋、陈凯歌的作品,除了烧钱,还有什么?看看《夜宴》,还有多少冯小刚的影子?和张艺谋的那些“大片”有什么两样?看看易中天,典型的浮躁文人,居然红透半边天!我们亟需一批有胆量的勇士、斗士出来直言,不然我们的文坛真的就乱套了。
于是,我要由衷地表示对王朔的佩服。这个年代,直筒子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谁说话不字斟句酌的?有那么一个“痞子”甚至一堆“痞子”的存在,至少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更何况,他说的几乎就是真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