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可能吗?共同富裕之路在哪里?

(2021-09-22 11:57:01)
标签:

财经

股票

教育

理论

分类: 财经

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可能吗?共同富裕之路在哪里?



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可能吗?同富裕之路在哪里?很多人都在探讨。其实这与生产方式有关。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这是基础的知识。但是人们总是忘记这个基础知识去讨论这些问题。

资本生产的生产方式。在我国有两种,这就是国有资本生产方式与私人资本生产方式。不管是国有资本生产还是私人资本生产,都是属于资本生产方式,那么它的分配就是按资本的权利进行分配。

国有资本生产的利润上缴国家财政,进行二次分配。同时国有企业也承担社会公共利益的部分生产。这是与私人资本生产不同的地方。

私人资本生产会造成较大的贫富差距。从欧美国家的现状看,即使是有慈善的捐赠(我们有人将它说成是第3次分配,其实是够不上一种分配的),也无法解决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

在资本生产方面,我国与欧美国家稍有不同,我国仍然保有部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这里就不做评价。从总的效果来看,我国仍然是世界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家之一。

《信用价值论》(蔡定创、蔡秉哲著2015年第1版,2020年第2版)中论述了资本生产中有4种分配(是不包括将慈善也纳为一种分配的)。除了第1次与第2次分别与官方的说法相同之外,《信用价值论》中还有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者,以及传统经济理论中都没有认识到的第3次分配与第4次分配。

《信用价值论》中的第3次分配是指通过虚拟经济信用价值生产(例如股市)而产生的分配。因为不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这里就不做论述。

《信用价值论》中的第4次分配就是通过“印钱消费”信用价值生产而产生的分配。这种分配能够较好的解决一些贫富差距问题。

什么是“印钱消费”? 笔有在2011年曾经出版过一本《印钱消费》(蔡定创著)的著作,详细论述了“印钱消费”的方法,其中核心的内容在2015年出版的《信用价值论》中也有论述。

为什么“印钱消费”能部分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因为资本生产到了后期必然会产生产能过剩,在资本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即使穷人有绝对需求,过剩的产能也不能被用来对这些有需求的商品进行生产。“印钱消费”就是国家通过印钱消费的信用价值生产方式,将这些有需求却不能被生产出来的商品生产出来。这是在资本生产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的比较有效的手段。而且,美国对中国印钱消费已经几十年了,通过这种渠道的价值输送,不仅保证了美元汇率价格的踞高不下,也保证了美国福利的增长。

详细说明“印钱消费”理论与方法的《印钱消费》论著早在2011年就已经出版了,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懂得这个基本原理,但是,由于主流学界都为西方经济学者们把持,而且中国大学30多年来用西方经济学知识洗脑的财经学生们都己走上各级领导决策层,这些只会西方经济学思维的人,是不懂得,也不能理解“印钱消费”这种信用价值生产的理论与手段的,所以才有在我国贫富差距踞高不下的情况下,不懂得使用“印钱消费”的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却将慈善捐赠作为一种分配提供给决策者(这种方法不是不能用,而是解决不了大问题)。这其实是西方经济学者的黔驴技穷。

慈善捐赠有没有解决贫富差距的作用?应该是有一点的,有总比没有好。但欧美发达国家都有慈善与捐赠,并没有解决贫富差距的扩大问题。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较好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有效手段,只有“印钱消费”。印钱消费具体的实施的方法,本文限于篇幅就不细说了。可参看《信用价值论》《印钱消费》这两部论著,都有详细的实施方法。

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只能是通过印钱消费的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但即使如此,也并不能解决社会共同富裕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解决社会的共同富裕问题?

《信用价值论》论述了,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也只有《信用价值论》才论述了,社会主义是有“劳动分工”与“集聚生产”两种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作用,从而产生四种生产方式。包括前面讲国有资本生产方式与私人资本生产方式。除了这两种生产方式之外,还有社会资本生产方式与非资本价值生产方式。

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这两种生产方式是由“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加强这两种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我在这里要反复强调,《信用价值论》对“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的发现,是本世纪社科理论的最为重大发现。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个发现的意义,不是因为是笔者发现的所以才强调它,而是因为这个理论发现必将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这才是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之路的生产方式。但当前的绝大多数人却都不知道的新理论新发现对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至今仍能被西方经济学权威们所把持的经济学界,在饱受西方经济学思想侵略30多年的中国大学及其教出来的学生,都习惯了西方经济学的表面现象的思维方法,很难明白政治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必须像《信用价值论》这样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层面上来考察社会经济的这种本质经济学的思想方法。宏观经济决策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并没有意识到在资本生产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这个道理。只有在产生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的作用,社会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社科学者们必须明白,只有“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才是产生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生产力。只有在“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社会资本生产方式与非资本价值生产方式,才是全民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为什么采用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这两种以“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作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信用价值论》理论揭示,“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所生产的社会产品,是一种有价值,没有价格,不用交换,产品被生产出来以后就直接进入消费。不用交换,没有价格,也就没有归谁所有,没有所有权,既没有公有制也没有私有制。所以它也没有分配,不用分配。各尽所需、共享消费。社会的共同富裕由此才能实现。

当然“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具体地如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是一种很复杂的生产方式,但在《信用价值论》中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

有些人那、热衷于满足简单的介绍,由于是全新的理论,简单的介绍不仅不足以使你真正了解这些理论原理,相反还可能产生误解。要详细了解这个理论原理,可阅读《信用价值论》第2版第19章、第24章、第25章、第26章。最好还是读全著,才能真正了解与把握这些理论。

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可能吗?共同富裕之路在哪里?
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可能吗?共同富裕之路在哪里?在资本生产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可能吗?共同富裕之路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