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财经时评 |
分类: 财经 |
美联储重新定义央行了吗?
近日,网上有一篇出自“清北交大”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文章题目为《美联储重新定义央行》。文章说:“为了使美国经济免受冠状病毒的影响,美联储向企业、州和城市发放了大量贷款,这打破了一个世纪以来央行的禁区。美联储当下政策更偏向防止企业违约,而非通胀目标。”“面对疫情,美联储提出一些政策‘创新’,如直接贷款给中小企业。”“美联储正在重新定义金融学里中央银行的定义。”
重新定义央行,这里是指中央银行的职责重新定义。央行的基本职责是什么?发行货币与为市场提供货币的流动性,这应该是所有人马上应该想到的央行的基本职责,人们对央行的这一基本职责也不会怀疑。但是,如果换句话说,市场需求多少货币,都应该由央行提供,这是前一句话的换一种说法,其含义应该是等同的。但是在目前的金融条件下,各国央行都是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再由商业银行通过派生货币放大,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的方法向市场提供货币流通。人们也基本上熟悉这种方法,认为这是唯一的央行向市场提供货币的方法,所以,当央行改变向市场提供货币的方法以后,人们就认为央行的职责变了,这是对货币理论缺乏真正的了解。
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央行提供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货币乘数的放大提供给社会,社会总的对货币的需求货币M2,其实,保证社会的这一总的对货币的需求才是央行的基本职责。央行通过发行基础货币,规定银行准备金比率,银行的贴现率来管理货币的流动性,就是为了实现对社会货币M2需求的供给,不是仅对基础货币的供给,这才是央行的基本职责。
日常操作在正常情况下,经济体内的流动性主要通过管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以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在这其中就包括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对企业的信贷以及个人的信贷业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国债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所面对的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外,也包括非银行的企业国债购买者与个人国债购买者。而国债市场是美联储向社会提供流动性的一个最主要的场所。所以,从管理市场流动性的角度上来说,央行对货币的管理就包括了向整个社会(包括企业)提供流动性,这并不是央行的重新定义,而是应有之义。
但是国人,包括众多的经济学者,对央行向企业与个人提供货币流动性的职责怎么就不理解了呢?认为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才是正解,向企业与个人提供流动性的时候就是重新定义央行的职责?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经济学者都是从表面现象上来看问题,凡事缺乏看问题本质的能力。人们在正常情况下看到的央行都是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派生货币再满足市场对货币的需求,认为这就是央行的本质职责,对真正的货币理论与央行的职责的本质缺乏真正理解,这才产生央行向企业直接提供流动性,就认为是央行的职责重新定义,这是我国学者对货币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缺失。
我们来看看2015年已经出版发行的我国第一部理论经济学著作《信用价值论》对这方面是怎么论述的:
《信用价值论》第9章第2节中是这样写的:“金本位制是依靠黄金作保证金,是一种保证金杠杆放大关系。当危机来临时,处于杠杆中的保证金信用不足必然引发迅速的挤兑,市场要求货币与黄金等量,此恰恰是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根源。而在金融支付危机的同时,银行派生货币的能力也会迅速消失,金融危机时要求的货币量必须与货币需求量等量。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中银行流动性突然消失就是明证。如果以前对此还缺乏认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应可使大部分人获得清醒。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拼命地加印货币,美联储直接提供的货币量与货币M2量趋近,没有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信用价值论》第6章第5节中是这样写的:“因此,此只能说明美国因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的货币派生能力已丧失,发生货币乘数由K=n向K=1滑动的情况,因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为M向M2趋近。例如,2008年12月31日美联储公布的M1只有基础货币的0.945倍。而本世纪以来,美国银行的M1乘数一直维持在1.5倍至1.8倍之间。正如2009年2月8日,美国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奥巴马的主要经济谋士萨默斯呼吁国会尽快通过经济刺激计划,“以迅速遏制可能出现的通货收缩恶性循环,那将是极其危险的。”只有按经济内生的需要扩充货币供给,除此别无它法。不是说美元印发得多了美元就一定贬值,而是要看美元供给与市场需求是否相应。如果货币当局能够根据市场货币供求情况,在商业银行货币派生能力恢复后,及时收回放出去的货币流动性,保持货币供求平衡,那么汇率是可以稳定的。像美联储以资产方式发放的货币是可以随时收回的。货币是否贬值取决于美国政府对美元币值的调控意念,与危机中应对市场需求增发货币不成必然”。
上面这两段话告诉大家的是,美联储从成立开始就是为了解决危机期间货币的流动性问题的,而且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就己经这么做了。上面写到的,“美国因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的货币派生能力已丧失,发生货币乘数由K=n向K=1滑动的情况,因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为M向M2趋近。”“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拼命地加印货币,美联储直接提供的货币量与货币M2量趋近”。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央行向企业提供的货币流动性是通过商业银行的派生货币实现的,但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商业银行的派生货币能力降低时,就会发生流动性枯竭,此时央行的向社会提供流动性的职责,就要求央行直接向企业提供流动性。此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已经就这样做了,本次新冠病毒流行疫情期间美联储继续这样做,这正反映出美联储在危机期间的正确应对,根本不是美联储重新定义央行职责。
在金融危机期间,商业银行的派生货币能力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变慢时,甚至流动性枯竭的时候,央行就应该直接向企业(包括金融企业)提供流动性,这是央行应该有的、必须有的基本职责。
上一周写了一篇《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讨论》,批评我国的经济学者竟然在一个错误的、含混不清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概念上争论激烈,早些年还有个“货币超发”的错误概念大流行,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学学界受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流毒太深,有些观点很荒唐,己经严重的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我国的货币理论到了必须要用《信用价值论》中的货币理论彻底改造的时候了,否则,损害的是国家的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