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用价值论》十大理论发现

(2019-08-24 09:39:42)

《信用价值论》十大理论发现



1、发现了当代经济已经不再是我们传统经济学中所描述的那个由私人资本生产、自由竞争规律所主导的经济体,而是一个由信用价值生产所主导的经济体。

当代社会已经存在着四大信用价值生产:一是货币信用价值生产;二是虚拟经济信用价值生产;三是印钱消费信用价值生产;四是社会资本信用价值生产。这四大信用价值生产,都各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分布在各个子系统理论中。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到当代已经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由私人资本生产占主导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当代由信用价值生产占主导的阶段。在后一个阶段里,社会生产由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与信用价值生产两个经济体所组成,通过自激平衡的双轮经济构架,重新调配原有社会生产中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的比例。股市是虚拟经济中的主体,依据不同股市所形成的制度机制不同,或均衡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的比例,或加大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的不平衡,从而实现正向的财富效应或负向的财富效应,严重地加大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的不平衡会引发经济危机。

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由信用价值生产主导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价值生产的形式与经济运行过程远比第一个阶段更为复杂。马克思《资本论》中对资本生产一般过程的描述,是属于典型的对资本生产的第一个阶段的描述。《信用价值论》详尽地描述了第二个阶段,即信用价值生产阶段的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

2、发现了当代经济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除了资本生产以外,还有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

一般都认为,资本主义就只有资本生产方式,这一普遍深入的传统观念其实是十分错误的。当代世界,既使是在最正统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欧盟、美国等,除了资本生产方式之外,还有一个社会资本生产方式与非资本价值生产方式包含在其中。由于四大生产方式共处于一体,同时进行生产,在社会产品中,就必然同时包含有商品的与非商品的价值。即使是同一商品中,其包含的价值有表现于价格的,有不表现于价格的;这就使得社会生产过程与它的产品构成复杂得多,而西方经济学只从表面现象上描述资本商品生产的这一部分,因此必然片面化。

3、发现了社会主义已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孕育产生,我们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前夜。

资本生产方式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由私人资本占主导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信用价值生产为主导的垄断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当代社会,资本生产方式也已经由第一个阶段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了。当代社会四大生产方式共处于一体,除了资本生产方式之外,其它的国有资本生产方式、社会资本生产方式、资本条件下的非资本价值生产方式,这三大生产方式都属于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在资本生产的信用价值生产这一部分中,即体现社会资本信用价值生产的国家信用与政府信用,是属于社会生产的公共资源,这其中也是属于社会主义因素。这就是说,即使是资本生产方式本身,也不再是像自由资本主义的第一个阶段那样,由纯私人资本占主导,在资本生产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时,资本生产自身中也包含有社会主义因素在其中。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包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生产方式已经如此多方面存在这一客观事实,说明了传统的观念与理论都已经过时了。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在中国,而且在最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也已经产生了萌芽。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发生的资本过剩与欧债危机中的各国所发生的生产萎缩,本质是资本的消亡。急需要用不以利润为目标的国有资本生产方式、社会资本生产方式、非资本价值生产方式来解救,我们正处在世界社会大变革的前夜,历史正在呼唤社会主义这个救世主。

4、发现了中国奇迹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由于采用了资本生产方式,而是因为在资本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了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由于坚持四大价值生产方式并举。

以资本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国家很多,在大国中,在国际垄断金融环境这一对发展中大国家来说发展条件充满陷阱的条件下,为什么只有中国才产生了30年高速发展的奇迹?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由于没有价值生产理论,不可能看到社会资本价值生产与资本条件下的非资本价值生产这两大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存在。我国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奇迹,仅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存在着理论逻辑上的矛盾。如果仅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根本就无法打破己进入到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方面己建立的强大垄断。政府扶持优势产业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生产。但仅仅是扶持优势产业的政府行为并不足以冲破国际资本的产业垄断与垄断金融。中国政府在过去的这30年中,在发挥资本生产积极性的同时,更主要的是组织了强大的国有资本生产与社会资本生产,这才是冲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层层垄断,从低端生产、到中端生产、再到高端生产建立起全产业链。这才是中国奇迹的主要原因。

社会资本生产理论发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它既标示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标示着中国改革的方向。中国奇迹真正原因的发现,揭示了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一是真正由客观产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并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单纯由国有企业与集体所有制企业这种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而是也包括了更复杂的社会资本与资本生产中的信用价值这种公共资源的所有制形式在其中。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并不是纯粹的只有社会资本等公有制形式的生产,它必然包含有私人资本生产在其中,并且仍然是作为社会最基础的生产方式而存在,起到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作用。

二是说明中国对四大生产方式共处于一体的同时运用,具有生产体制上的优越性。当前欧美国家发生的经济低增长甚至生产萎缩、贫富分化加剧、存在严重的发展困境,也只有学习中国同时采用四种生产方式并举,才能走出危机步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四大生产方式并举,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才是世界各国效法的榜样。

5、发现了国家税收原来并不是对资本利润的分割,而是来自社会资本生产的价值转移。

由政府职能所体现的社会资本生产的产品是什么?是资本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环境与条件,这种环境与条件也是资本生产的要素之一(这个要素过去被忽视)。与资本生产中的不变资本一样,环境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发生价值转移,从而附加到资本生产的新商品中去。国家税收本质是这些资本生产环境价值转移的结果,是社会资本生产的价值,而不是对资本利润的分割。此理论发现,对正确地设置国家税收、利用税收来调节对资本利润的分配、调节生产周期与经济周期,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特别是对房地产、城市拆迁、网络公司这种对环境价值有巨大依赖关系的行业,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税收基础理论依据。

6、发现了社会总经济过程为三个层次的生产循环构成,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依据这三个层次的生产循环进行才有可能使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

当代社会总经济过程包含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循环过程:第一个层次循环为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的循环。这个层次的循环是社会生产中最基础的循环,决定着生产率的发展水平与经济产出效益。第二个层次循环为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与虚拟经济信用价值生产之间的循环,这个循环使当代经济形成双轮经济构架。这是一个由基础的核心层级的经济体与寄生在其外层的虚拟经济体,通过重新调配投资货币与消费货币的配比的这种信用价值生产的方式所进行的价值生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存在着一个由正向反馈所形成的自激关系。在产能过剩、资本过剩的当代,有化解产能过剩、资本过剩的功能;不正确的做法,也有可能扩大产能过剩、资本过剩,从而引发经济危机。只有掌握规律正确地运用,才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第三个层次循环是将第一、第二个生产循环看作是一个资本生产循环的整体,与社会资本生产之间的循环。是资本生产最外层的循环。其生产方式主要通过生产资本生产的环境条件,实现参与资本价值生产过程,通过国家税收收回转移来的价值,再通过财政分配实现价值循环。三个层次循环理论为国家宏观调控分三个层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7、发现了国债货币的新功能,为国债货币的发行与运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国债分两种,投资性国债与消费性国债。投资性国债是属于普通的信贷产品;消费性国债由国债货币来承担。国债货币承担着货币储藏功能。当投资货币过剩时,货币退出投资领域进行货币储藏时,就通过购买国债货币来实现。因此,国债货币量等于货币需要储藏的量。国债货币与基础货币同样可直接创造货币发行价值。

8、发现了与生产分工相反的,与分工生产对立的聚集效应聚合反应的价值产生新方式,概括为集聚生产生产力,此是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基础。

自从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以来,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劳动分工理论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理论逻辑的起点。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率的高度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广泛深入发展,劳动分工并不是社会生产率提高的唯一途径,集聚生产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率提高的越来越重要的另一途径,并在当代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发现了商品中价值大于价格的秘密,同时也证明了社会总消费的价值远远大于GDP总量。

由于社会资本生产的同时也包含有非资本的价值生产在其中,非资本价值生产的产品只有价值没有价格,在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之一参与资本生产过程中不是成本构成,因而不形成商品的价格,但却仍是商品的劳动价值构成。由此不仅使得每一件单独的商品,其内含的劳动价值高于其价格,同时社会总消费品的价值也必然大于总价格。而GDP值是由社会产品的总价格量构成的,因此,由GDP值所反映的社会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并不能准确反映社会价值生产的水平与真实的价值消费总量。由于各个国家中的非资本价值生产水平不同,商品中的非价格的价值含量也不相同,因此,用GDP值来衡量各国真实的生产水平与国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存在较大的误差。更主要的是,由于GDP增长值是各国政府政绩的追求目标,这就无形中阻碍了非资本价值生产与社会资本生产的充分发展。这也就是说,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已经在阻碍着适应社会生产率发展的新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阻碍着社会主义的产生。

10、发现了货币赋值原理,从而创立了全新的汇率理论。

商品在交换中定价同时也给货币赋值,这不仅仅是对货币的票面价格赋值,同时也对货币的内含价值赋值。由于竞争条件下与垄断条件下所形成的商品价格的不同,必然就发生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不同。各国的货币面值往往反映的是该国商品竞争与垄断综合的状况下的价格,但对价值的赋值则不受商品竞争与垄断状况的影响,而是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劳动力价格的比值。在这种货币赋值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汇率理论,通过三层构架,四维汇率变化空间,使十分复杂的汇率表面,能反映出一国劳动生产率变化、劳动者工资变化与货币面值与币值变化的关系。货币汇率决定虽然是深深地隐藏在三层地下,也从此得到了说明。此理论对推动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信用价值论》十大理论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