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定创_
蔡定创_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98
  • 关注人气:7,2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中美金融大战 (续集6)

(2008-09-20 16:48:51)
标签:

财经

金融

次贷危机

证券

美元指数

中美关系

货币

发展战略

杂谈

分类: 国策

当代中美金融大战 (续集6)

 

 

 

六、 中美应策对比

 

  总结本次金融大战,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痛心的事。因为我们将看到的是,美国危机,但却是中国吃药!

  简要地对比一下中美在美国次贷危机攻防战中的各自做法和效果:

 

  次贷危机中的美国,是属于自身利益的保卫战中,其战略战术,可归纳如下。

  在战略上:美国放弃正在下降通道中的美元信用而不顾,倾尽全力挽救“次级债券”信誉于不倒。当然,救“次级债券”也就是救整个美元金融体系。战略的最终目标仍是维护美元霸权。

    在策略上:以注入国家信用、增强经济发展信心为主,辅助以实际的流动性注入、直接救助、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剌激经济发展。

  美国虽然发生如此巨大的“金融海啸”,但通过上述应对,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根据2008年第二季度公布的数据,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3%,增幅不仅远远高于1.9%的初步数据,同时也高于经济学家2.7%的预期。美元指数不跌反升,从今年三月份最低的70.68点,涨升到2008年9月11日的80.38的,高低点涨幅高达13.7%。危机中的美国股市跌得也不多,从2007年10月9日道琼指数最高点14198.10点,至2008年9月19日的11389.75点,仅跌19.78%。 

 

  受次贷危机影响下的中国,主要是因为输入性的通胀影响,也有外需增长降低的因素,甚至还有人为夸大美国危机影响所造成的市场恐慌因素,应对策略是“双防”政策:“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全面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由此,从2007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后,开始实行更为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去年已经10次上调的存款准备率,今年又连续5次,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到17.5%的罕见高度。股市上则通过超级大盘股的发行、怂恿巨量增发,以巨量扩容打压股市。宏观调控虽然至今年7月份由“双防”改为“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货币紧缩政策并没有真正的放松。在市场一片恐慌、经济已明显下滑,内、外需紧缩“双碰头”、并且股市已出现崩盘,极需“国家信用”注入之时,管理层不仅十分吝啬“国家信用”注入以救市,反而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能松”,继续打击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就象断箭疗伤一样,CPI是控住了,但GDP增长已经回落了1.7%(扣除了CPI因素。从先行指标看,将持续回落下行),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内需不足的矛盾进一步扩大,股市则从去年10月份的6124点,下跌到今年9月最低点的1802.33点,下跌幅度高达70.5%,人为的金融危机为世界金融危机史上所罕见。

  宏观调控的初衷是为了烫平波动,但实际效果是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和人造危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