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妨用乘客的问题照射服务瑕玼

(2015-02-26 18:26:20)

     “在您的座椅下方,放有救生衣……”2月21日(正月初三)下午3时50分许,在武汉飞往重庆的飞机上,家住重庆的小云认真地观看如何使用救生衣的教学视频。这个视频勾起了她的好奇心。随后,她按照视频中教授的方法,拉开了救生衣的把手,只听“嘭”的一声,救生衣两边的气囊被“顺利”打开。(2月25日《重庆晨报》)

       这一来可不得了,首先吓坏了周围旅客,邻座的两位阿姨以为飞机出了事故,吓得相互抱在了一起,其他乘客也受惊不小,纷纷牢牢抓紧座椅把手“自保”。接下来,空乘人员向重庆江北机场派出所报了警,飞机降落后,民警对小云做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尽管这个叫小云的姑娘一边哭一边辩解:“我真的没想到开个救生衣也会犯罪,我只是好奇,真的不是故意的!”但冲动是魔鬼,有心也好,无意也罢,不敢说一失手成千古恨,可就是违法了,这个教训一点也不掺水,更不掺假,结结实实的,估计把小云姑娘的肠子都悔青了。

       近年尤其是近期以来,在飞机上因为任性或者冲动,肇事的不少,仅报道出来打开安全门的,就有多起,有的出于好奇,有的为了透气,有的因为焦虑,结果呢,多数被行拘,而且光成本就要赔偿10万元!今年1月12日也是在重庆江北机场有一起没有主观恶意的误操作,就那么一下,舱门打开了,结果赔偿了3.5万元,差不多相当于工薪族将近一年的工资。

       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无疑就值得反思了。其一,亟需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不懂要问,而不是胡按乱摁。前些日子有报道说,有个乘客好奇摁了下地铁的紧急制动按纽,使飞速行驶的列车急刹,导致车辆严重受损,还险些造成安全事故,显然,就是个人的自制力出了问题。其二,亟需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精神,培育上车守矩、入机问禁观念,机组或列车乘务人员以及其他行业的服务人员,应多普及一点法律与科学知识,让旅客知道规矩与禁忌,这样就不至于发生误开舱门以及小云姑娘那样的错误。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从两面找原因,防止和避免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乃至事故,既需要出行者循规蹈矩,也需要服务者率先垂范。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高下,也决定成败,细节上的任何疏漏和闪失,都有可能酿出不快乃至悲剧。比如开头的例子,固然有小云姑娘的懵懂、手欠,换句话说,难道空乘的服务就没有瑕玼或不周吗?

       在我看来,任何别人的问题,都会照射出自身的不足,如果服务一方能够举一反三,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规避任何意外,大家快乐相处,岂不两全其美,臻于完美?

 

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5/02-25/707608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