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APEC调休放假第二天,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全天道路畅通。昨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介绍了APEC期间北京交通服务保障情况。他表示,11月3日单双号限行以来,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下降70%,单双号限行效果明显。(11月9日《新京报》)
一次特殊的会议,一次特别的设计,尽管单双号限行有这样那样的不便,但是这个事实已经形成,无法改变:天蓝了,路畅了,大家出行愉悦了。难怪人们诧异,这是北京吗?开车行驶在路上,心情那叫一个爽!于是我想,单双号限行应该成为“新常态”。
反对的人群肯定一大帮,反对的理由肯定一箩筐。但是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去想,两利相权取其重,凭心而论,单双号限行对自个儿是好了,还是坏了?是有利,还是有害?是方便了,还是别扭了?公允地讲,应该是好多于坏,利大于弊,方便高于别扭。如果说别扭,也是心里别扭。
首先,一个明显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是,交通不堵了。一座城市,如果道路不堵,交通畅通,对上班族乃至全体市民而言,也是一种福利,出行的效率就会提高,即使花钱打车,也不会东弯西绕,还会省钱,司机乘客,皆大欢喜。
其次,空气清新了。一项研究数据表明,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重关的污染源。对此,最有效的治理就是节能减排。单双号限行,减掉了一半的出行车辆,加上政府其他努力比如对锅炉和工地的治理与监管,空气自然清新,那么毫无疑问,城市更宜居,人们更健康。在健康词典里,健康是实数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等任何东西,都是零,只能附丽。
第三,心情愉悦了。这不用说了吧。心情好坏对人心理的影响,工作的影响,健康的影响,都正相关。天天堵车,怎么可能没戾气,不生气?因此剐蹭、斗气甚至斗殴的例子,不少。
可以想见,如果一座城市道路在持续拥堵,车辆在持续增多,政府一直在努力对拥堵依然不能破解,而人们又怨声载道,最后有车族作出牺牲一半出行的选择,变为城市添堵为城市添彩,极有可能成为人间正道。想想也是,过去没车时都能出行,改成单双号限行咋就不行?
我想,如果我们也民主一回,让全体市民对单双号是否限行公决,肯定会有超出半数的人同意限行。当然,如果真的单双号限行,第一,政府除了不能懈怠,还应让利于民,比如减收或免收车船税、过桥费;第二,对于因急救、急事需要上路的限行车辆,有证明的,可以开车,免于处罚;第三,对于因为支持限行被限行的车辆,多一些制度性倾斜,人性化关怀。
(刊于11月27日北京晨报)
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4-11/27/content_321967.htm
http://news.qq.com/a/20141109/001436.htm?tu_biz=1.114.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