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甥就业的“八”字有了一撇

(2011-02-27 08:58:39)

      7:08,妹妹和外甥终于在南站坐上了开往青岛的动车,我也在一位无良司机的误导下,走错了方向,绕了一圈才回到单位。

 

    外面的雪似乎越下越大,好在今天是星期天,不是非要出门,人们可以像古人一样,坐拥暖炉,喝酒赏雪,乐享天伦,为明天的出行积蓄能量。也是,一冬无雪的北京最近像抽风,连降四场雪——尽管是小雪,但小雪也润物,小雪也倾情。

 

    妹妹最近像打仗,为了孩子工作的事,上周在山东跑了不少地方,周四娘俩夤夜来到北京,站了一路,周五办完事,今天又要到青岛,然后淄博,然后济南,转着圈的盖章,最后等待人家赏孩子一碗饭吃。养儿还没防老,先把自己折腾得骨头快散架了。

 

    然而当北京的总公司的大印在协议书上盖下的一刹那,外甥就业的“八”字终于有了一撇。尽管为了孩子的事疲于奔命,花了不少功夫和费用,妹妹还是兴奋难已,有时竟从梦中笑醒——可怜天下父母心。

 

    外甥一直很努力,由于当地的教育质量与招生录取比例远不及北京,最后“不拘一格‘降’人才”,读了一所理工科的大专。不甘就此认命的外甥,毕业后又远赴英伦的曼城,拿了一个硕士回来——那个洋学历是否能够增加就业的筹码还说不上,但念了两年外国的经,毕竟也算是半个“洋和尚”了。

 

    可是咱国的就业形势一直很严峻,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有的绕了一圈收入还不如农民工。就业难让不少孩子宁可在家里宅着,或在学校里圈着,也不愿意工作。俺也曾就此感慨:四年寒窗苦耕,不如父兄打工。

 

    外甥1米82的身材,高高的个头,说话木讷,不苟言笑。问他为何少言寡语,称与长辈对话有压力。虽然不怎么说话,但倾听的功夫甚是了得。他一边上网,一边听着长辈的谈话,但凡遇到谈话“卡壳”时,总会蹦出“关键词”为你补白,帮人解围。比如舅妈说北边最冷的地方时漠……什么时,他会及时接茬“漠河”,就连很多明星,他都如数家珍,总能帮你圆场。

 

    外甥就要工作了,而且是沿海名城青岛,但他却不兴奋,说,不到尘埃落定,别忙急着高兴——很沉稳,与他23岁的年龄很不相符。昨晚我逗他:“过两年等你扎下了根,我们去你那玩,你可得管饭啊。”外甥一本正经:“您们可得天天来,正不知该怎么报答呢!”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外甥来过几次北京,高中毕业那年的寒假住得最长,在北京读了将近半个月的雅思,那时家里还没车,我每天早上和他一道出去,也就是早走几个小时,算是陪他。不料他却深记在心,没齿不忘,总是念叨。年前从曼城回来,还为我们每个人都带了礼物——外甥真是长大了,虽然性格有些闷,但却挺懂事的,从不让人烦,属于那种很知趣的孩子。

 

    对于外甥的工作,我们谈不上操了多少心,但的确都很上心,经常讨论,时时留意,广泛动员,一直踅摸着。春节期间老婆的短信就是祝愿外甥早日找到好工作。妹妹说,就是嫂子的这个吉言,让孩子的工作有了着落。的确,这次经过妹妹妹夫的努力,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归宿,大家都是很开心的。

 

    过去儿子高中考试时,总让我送他几句话,以后形成习惯了,好像不送他几句话,考试就会考砸似的。沿用这个思路,我也送了外甥两句话,其实就是12个字:干活多长眼色,学会点头微笑。

 

    这也是有感而发:单位去年新招聘了十几位大学生,绝大多数人见人不说话,这与新闻这个行当似乎很不搭调,不少人有反映,也反感。不会点头与微笑,别人当然不会将你怎么样,但人觉得这孩子没教养,不懂事,让人烦,时间久了,找你些麻烦,也未必就不可能。

 

    送给外甥的这两句话,除了有感而发,主要考虑了外甥的性格。见人微笑与点头,没有一点成本,却给了别人面子与尊严,自己当然也会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祝愿外甥旗开得胜,不仅给人美好的第一印象,还要给人积极的工作态度,完善每一个细节,顺风满帆地驶向理想的彼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