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十则
(2010-10-16 08:06:22)负绢伤身与醉酒毙命
史书载,北魏累世强盛,东西邻国贡献不绝,又立互市,搞到不少南方货物,府库盈余。公元1519年,胡太后视察绢库,一时高兴,便让随行王公大臣百余人量力自取,最少者也背上百匹。尚书令、仪同三司李崇,章武王拓跋融,因为负绢过重,双双仆地,一个闪了腰,一个扭了脚。
古今“三不开相公”
据说五代后唐废帝时任丞相的马胤孙,人称“三不开相公”:入朝时不办理公务,印不开;会客时不谈国事,口不开;回家后不接待访客,门不开。
时过境迁,今天的世事又衍生出新的“三不开相公”:上班时面对歪风邪气,口不开;乘车时碰到老弱妇孺,眼不开;回府后不见礼物,门不开。
三年苦干不如半年捣蛋
青年某极思上进,任劳任怨,年终评模竟榜上无名,入党亦茫茫,如是者三载,遂趋消沉。一日读报辄有悟,从此,酗酒赌博闹事,无“恶”不作,不久声名狼藉,遂被列为帮教对象。
半年后,青年脱胎换骨,年底即被树为后变先典型,稍后入党亦获解决,并获奖新居一套。旁观者讪讪:“三年苦干不如半年捣蛋。”
“有则改职无则加冕”
某甲与某乙,分别执掌财会人事权柄。某甲人称“铁面”,凡领导之白条黑条,均照章挡驾,遂为领导不悦,不久即另职任用,调做质检大员。某乙素擅观色查颜,凡领导亲眷、同僚、朋友所荐之人,统统招至麾下,纳为贤才,未几,即擢升党办主任。有人总结道:此间事,端的是“有(原)则改职,无则加冕”。
“不学最有大用哉”
某翁嗣有三子。长子学而优则仕,次子学而优则师,唯三子不学,待业家中。翁辄与人言及长子次子之做官与做学问,颇多嘉许,独斥三子为不肖。忽一日,经商未几的三子呼喇喇竟将电脑、豪车、摄录机一齐“倒”入家中。“贾”别三日刮目相看,某翁不仅捻须叹曰:“时势造人,此子最不学,岂料不学最有大用哉!”
“还是按姓氏笔画为序”
某厂拟建新厕一座,方便职工,并商定建立建厕委员会,负责该项事宜。不料,在分工上不曾脸红的基建、设计、财会三三科,竟因名单排序问题发生争执,相持不下。无奈,只得请求厂长定夺。满腹韬略的厂长眉头一皱,思忖片刻道:“还是老办法,按姓氏笔画为序。”
“救死扶伤,鼠药回春”
职工某,家中屡遭鼠害,从药店买回几包毒鼠剂。药甫投放,一日与妻龃龉,妻负气竟将鼠药吞服。某大骇,急送医院,竟无恙。某大喜,遂制锦旗一面送与药店,以表谢忱。谢辞曰:“救死扶伤,鼠药回春!”
“非不愿死,死不起也”
某地风俗奢靡,喜丧之事均累千逾万始能有人相助,且墓府“房价暴涨”,无钱者犹如街头乞丐,无处栖身,为人哂笑。一翁沉疴缠身,久治不愈,弥留之际,怏怏难以瞑目。家人问嘱,叹曰:“吾非不愿死,实在死不起也。”
三千一郎
农民某,膝下两千金,然思儿之心不死,奈上查之甚严,苦思无计。一日,好友串门,窥破心机,遂献计如此如此。某大悟,致妻再孕,遂称肿瘤寄身,常作痛苦状,竟得计。足月产一男,被以超生罪罚款三千了事。百日,妻问名,答曰:“三千一郎 。”
丢了两头牛
农民某,夜晚被人窃走一牛,翌日急报官。未几,俩“便衣”前来侦办此案,查之多日未见进展,倒是酒肉挥霍不少。数日后,“便衣”扬长而去。农民屈指一算,悔道:“一头牛未追回,又‘丢’了一头。”
此文多篇原载于《团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