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游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08-07-15 00:14:53)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游戏

体育教学

原则

教学程序

体育

分类: 体育教育

                                    浅谈游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试金石。游戏法在教学中的广泛采用,已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本文从游戏法的运用、组织形式、教学程序及运用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游戏 体育教学 原则 教学程序

竞赛指的是个人或团体的各方为了获得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争取的过程。竞赛用于体育教学中,指的是在比赛的条件下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学生在复杂变化和具有竞赛对抗的条件下进行学习,从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机体的机能能力,加强身体训练对同体所起的作用,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坚毅.勇敢.顽强.集体主义等优良品质。实践证明,竞赛法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竞赛法的运用

从竞赛的定义可以看出,竞赛运用于体育教学同样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参加 竞赛的团体或个人把其他团体或个人作为自己的对手;第二,竞赛各方利益的互相排斥。从这两个特点出发可以得知,竞赛法运用于体育教学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可能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对这一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有效地运用竞赛法于体育教学,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1、竞赛法运用于体育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其自我表现的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时,往往需要多次重复同一练习,这就使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情绪,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能适时加上竞赛因素,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这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立一个能表现自我的机会。

2、竞赛法还可提高消失的学习效率,加快技术的掌握。由于渴望在比赛中获胜,消失的身心就会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心理上有一种紧迫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精力更加充沛。在竞赛中,学生的情绪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身体的某些器官的活动也相应地加速,特别是内分泌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会由于运动而处于较高水平的工作状态,为身体的运动器官提供更多的氧和能,保证它们处于一种最佳的工作状态。有利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运用竞赛法进行练习,有时也可能会使学生的情绪过分紧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产生消极作用。过分紧张的情绪状态会使学生的注意力狭窄,动作失调。容易出现过多的失误,产生较多的错误。从而妨碍动作技术水平的巩固和提高。例如,对于比赛胜负的过分强调,会使学生过多地计较比赛的结果,害怕失败。因此,在运用竞赛法进行教学时,既要激发学生的情绪有恰当的紧张度,又要避免过分而产生的副作用。

    4、运用竞赛法进行练习时,学生在竞赛中多次的失败可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但也可能诱导出挫折感.失败感,甚至自卑感,使学生总觉得自己运动能力不如别人,以为自己的运动天赋比别人差。因此,各项运动都不想参加,提不起兴趣。即使在体育教师的督促下,也只勉强跟在别人后面,不愿进行有难度的技能活动。而经常的胜利则可能产生骄傲自满情绪,忽视对动作细节的学习和对运动潜力的开发,在练习中不求上进.故步自封。这两种情绪的出现既妨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不利于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5、运用游戏法进行练习,如果组织得不好,目的、要求说得不清,就可能造成竞赛对手情绪上的对立,严重的甚至出现对抗行为。这样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又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这一异常情况的出现,即与竞赛本身固有的特点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教师的组织方法.学生的思想状态有着重要的联系。

竞赛的组织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赛法于教学时,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同一教学任务不同的  教学阶段.教育对象.场地.器材和气候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必须采取不同形式的竞赛方法。

1、游戏竞赛

    主要是为了竞争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运动负荷。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游戏比赛中巩固和提高基本技术.技能技巧。一般安排在课的准备部分以及课的结束部分。

2、达标赛

一般是在一个或相同类型的几个教材结束以后,为了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训练水平以及运用所学技术的能力时,主要采用达标赛的形式进行。

3、测试赛

一般是用于某一教材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后测验学生的运动成绩,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

效果。

4、技评赛

在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每星期必须对一项教材的动作技术进行技评,对这一任务的完成就可采用技评赛的形式进行,既达到了了解学生技术水平,又有巩固和提高学生已掌握的技能技术,同时还可以活跃课的气氛。

5、接力赛

这邀竞赛形式主要是结合教学目的、特定教材内容而进行的比赛。一般用于课的基本部分或后半部分,学生情绪高涨时。

6、对抗性竞赛

这一竞赛形式主要用于结合技术战术的要求而采用的一些对抗性强的练习。

7、集中注意力的竞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一竞赛形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一般是在课的准备部分或是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采用。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采用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班与班之间的竞赛以及各组推荐代表的点将赛,抽签决定参赛人员的抽签赛等。根据教学需要比快、比齐、比准、比组织纪律性、比反应能力等不同组织形式。

竞赛法的教学程序

竞赛法的教学程序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时所应遵循的

程序。

1、教学内容的分析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竞赛形式。这是竞赛法教学的第一步,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前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杜绝竞赛形式选择的随意性。

2、编组及竞赛规则的制定

竞赛法练习形式的编组方法,一般采用自然分组法,即根据上体育课的基本队形所有的列数或原有的体育课小组进行分组。但有些内容的竞赛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及运动能力的强弱而划分竞赛小组。为了避免前面所谈竞赛的负效应的产生,分组时应尽量使比赛的双方的力量对等。编组完成后,就应针对该竞赛及分组的特点,制定出确实、有效、可行的竞赛规则,以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避免异常情况的出现。竞赛规则可以借用正式比赛规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自己制定规则。一般应包括竞赛方法限制.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以及胜负的判定方法和奖罚的具体实施。

3、场地.器材.竞赛路线的准备

根据竞赛的方法及规则预先布置好场地.器材,划出醒目的竞赛路线标志。要求实效、醒目、美观。这不但能节省准备时间,增大课的密度,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掌握竞赛方法的需要,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4、裁判的安排

竞赛的裁判一般应由教师兼任,见习生协助。要求裁判必须认真负责,严肃公正,正确掌握规则的实质,并且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及组织能力。

5、实施竞赛

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就可以实施竞赛了。竞赛的顺序可以根据竞赛形式的不同,按自然队形排列;也可根据实力强弱排列;还可以根据战术的需要及配合而排列。竞赛的次数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可采用一次决胜负,三战二胜制或五战三胜制等。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必须服从裁判的指挥。竞赛一般应在教学任务已完成,目的已达到,学生情绪高涨时及时结束比赛或转换另外形式的练习方法。

6、比赛结果的评定

当比赛一结束,教师必须及时宣布比赛结果,给予公正的评价,并兑现奖罚措施。最后老师应根据竞赛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的引导。

竞赛法运用的原则

1、竞赛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竞赛,不能为竞赛而竞赛,甚至因为比赛而干扰学生已经掌握的正确技术动作,破坏动作技术的动力定型。选择竞赛练习的内容,必须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复杂而有较大危险性的内容应慎重考虑。应以简单、实效、有助于主教材任务完成的练习为主。总之,应做到既有利于巩固技能、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又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

2、竞赛前必须使学生明确竞赛的具体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有效地安排好场地器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思想教学和组织安全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竞赛法运用于体育教学时,必须遵循人体动作技术形成的规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即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比赛方法。在动作技能的泛化和分化阶段应重点放在动作质量和规格上,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动力定型;在自动化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动作技术的巩固和运用方面,促使学生动作技能个人风格的形成。

4、安排竞赛练习时,必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运动负荷。以掌握技术为主的竞赛练习,运动负荷应适当小些,而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竞赛练习,运动负荷适当大些,给机体以一定强度的刺激。另外,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及气候的变化等。做到既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又不致于引起过度疲劳和导致伤害事故的出现。特别注意不能被学生的情绪所感染而不合理地增大运动负荷,而应密切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和体力状态,将运动负荷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

5、在实施竞赛练习时,必须处理好共性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既要培养学生严格遵守竞赛规则的良好习惯,又要达到发展学生创造力及个性情感的发展,使课堂气氛严谨而活跃。

6、对竞赛双方进行恰当合理的奖罚,是激发学生情绪的有效方法。就一般情况而言,对优胜者的奖励越大或对负方的“罚”的程度越高,竞赛相对讲就比较激烈,而且也更能激发更多的人的参与热情。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法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参赛的热情。奖罚应多采用精神鼓励以满足参赛者的愿望,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负方为胜方献上一个小而简单的节目或教师在小结时,鼓励学生为获胜者鼓掌表示祝贺。     总之对胜负双方的奖罚要适时、适情、适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竞赛热情,同时又要有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别忘了奖罚后对双方共同的激励和期望。

参考文献:

1、李艳翎 《体育课程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文卿等《学校体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