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方向的研究

(2007-04-19 09:47:33)
标签:

民办高校

体育课程

设置方向

分类: 高尔夫

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方向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教育在我国也随之不断地壮大,国家对于民办教育通过各个方面进行鼓励和支持。目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对于民办高校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还值得体育工作者去探讨和研究。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还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激烈竞争社会的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与手段。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是高等学校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在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个性上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能否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是衡量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那么,对于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如何设置,教材内容如何确定,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如何改进等已经成为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紧要课题。当然,民办高校的体育教育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构建体育课程设置的方向。纵观公办与民办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以看出,现行民办教育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发展无论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体育场地和设施等各个方面都与公办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从教育体制上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计划的规定,以及民办体育教材的制定都还未出现。其次,目前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按照国家对普通高等院校的要求,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材或自编教材,并参照民办高等院校对体育教学计划的安排来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很明显,它仍然属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往往强调单一技能的教学,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难于达到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这对于我国发展学校体育以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无论从课程内容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对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收集了我国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和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及专家学者的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意见。并分析论证从而找出民办高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

截至2006年5月,我国目前有民办高校1600余所,其中具有独立颁发本专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院校共有249所,其它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370所。在校总人数达到150万人以上,每年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近100万,几乎与公办普通高校各占半壁江山。因此,一大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大、适应市场需求的民办高校已经脱颖而出。规模在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约有20余所,其中陕西西安有6所,江西3所,北京、湖南、广东各2所,可以说,中国的民办高校基本形成了以陕西—北京—江、湖、广地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之势。


表1  中国著名民办大学基本数据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学生人数(人)校园面积(亩)建筑面积(万㎡)师资总数(人)学校总资产(亿元)

西安外事学院    本科     36000     2020       68.5         2340       8.3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      23500     3300      52.76        956        6.7

黄河科技学院    本科     25000     2700       35           1200       5.0

西安翻译学院   本科      36900     2000       70           1300       8.0

江西蓝天学院   本科      46000     2201.5     75           2354       9.0

西安欧亚学院   本科      20100     960        31.5         1192       4.7

西 京 学 院    本科      31000     1624       60           1300       6.5

北京吉利大学    专科     25000     1600       32           800        4.5

西安思源职业学院专科     20950     1351.6     25.7         750        2.8

江西大宇职业学院 专科   11096     1200       21           946        5.78

注:以上民办高校为“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2006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十强”或“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数据来源中国校友会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截至2006年5月).

3.2 我国民办高校体育课现状

3.2.1 体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笼统,教学较为自由

3.2.2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缺乏,教学环境较差

3.2.3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地位问题亟待提高

3.2.4缺乏对体育教学的施教对象的了解和研究,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3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方向

3.3.1体育课程设置的定义

体育课程设置的定义,从广度和深度上体育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学模式是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其中最大的区别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不论是课程论还是教学论都包含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评价的问题。教学论主要解决的是怎样教的问题,偏重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上。而课程设置着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偏重与整体的课程设计。如果课程设置不能解决教什么这个基本问题,那么课程改革是不彻底的。

3.3.2 当今世界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国民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变化,大学体育课程也同步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其主要特征为:(1)现代社会价值需求导致体育课程社会化、生活化;(2)以“终身教育”为导向,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3)拓展需求导致体育课程的延伸化;(4)个性需求导致运动技术的多样化(5)分层需求导致体育课程的小型化、课题化;(6)信息需求导致体育课程的网络化;(7)设置方向要与大学总体改革、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同步发展。

3.2.3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目前,我国各类公办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存在几个缺陷:第一,以总体目标代替具体目标,导致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层次性;第二,侧重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在实践中导致了单纯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或单纯的体质教育。因此,民办高校应在完善普通高校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根据《指导纲要》课程目标的要求,并对《指导纲要》中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进行目标整合,形成符合民办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特点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会”上:(1)学会学习: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学习各种体育运动技术技能,以不断提高健康的体适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能制定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2)学会生活:“给生活以体育,用生活来体育,为生活向上而体育”。熟练掌握2-4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掌握一二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能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 学会发展:“参与体育,感受体育,快乐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4) 学会做人:“让体育插上思想的翅膀”。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精神。

3.2.4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由于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班级人数多、男女生部分班教学的特点,在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组织形式上应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第一,变A型为B型授课方式。所谓A型是指无论在什么教学单元,在一个学年均以同一教师负责到底的授课方式。而B型是指在一个学年中,由于教学单元的变化,教师也随之变换的授课方式。近年来,随着大学体育教学改改革的深入和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自由度也在加大。学生不仅可以自由选项目,还可以选教师、选时间。因此,不论是从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精力,还是从对学生负责的原则上看,B型授课方式应是教好的选择。第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体育单项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组织为“管理单元”,教师可以负责每个单项俱乐部或体育协会的教学、课外辅导,使任务合一,课内外融为一体。

3.2.5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原则

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基础性原则。所选用的教材内容能够反映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总体状况。根据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健康教育、个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民办教育的特点来采编或选用适合本校自身特色的教材内容。内容不应该很专业,既要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要达到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其内容应包含:理论知识性内容、技能性内容、情感性内容、操作性内容四个方面。(2)应符合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原则。体育教学内容题材应该符合我国健康教育的思想,从体育社会学、养生保健学、运动处方理论、终身体育理论、健康教育项目、养生保健运动项目、学生爱好的娱乐体育项目等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和建立终身体育为目的。(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原则。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在筛选教学内容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材料。如:休闲娱乐、现代时尚、野外生存和户外极限等运动项目。(4)教学的可操作性原则。所选用的体育教材要有变化,在一定阶段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有利于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和示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精选的学科知识应该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同时,教材内容应充实新的学科成果,删除旧的内容,减轻学生过中的负担。(5)关注教材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时间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重视教材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社会性相结合。一方面从科学的理性出发,努力使学生掌握体育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科学意识。另一方面从人文性、社会性出发,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强调群体间的社会交往和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潜在影响。

3.2.6考核与评价标准设置

体育课程的评价,不是为了将学生划分成多少等级,使许多学生成为体育学习的失败者,而是为了使学生发现不足、改进学习、获得提高、不断进步,从而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成功乐趣,建立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民办高校体育课程评价应重视多元化、人性化和全面的评价方法。在制订评价方案时,教师应当保证他们所使用的方法有助于评价和报告出学生个人的进步和学生的所有成就。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不应只限于技术性的成绩量化,更应该根据充分的理由和事实,就学生的表现做出人性化的评估。谨慎的评估计划有助于推动学生学习,并能鼓励他们实现个人目标及学会学习。检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素质,并提供改善指引等,比以计总分的方式评估运动技巧更为重要。另外,学生积极参与评估的过程对推动终身学习也相当重要。

4.结论与建议

(1)课程设置要符合实际,注重民校自身因素。各民办高校应根据《指导纲要》的精神和当今世界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民校的具体情况,如师资力量、学生基础、场地条件、学校特色和学生生源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制订合适的课程设置方向和教学计划。21世纪的体育课程已向开放型的课程发展。体育课程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学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体育课程应是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很难想象,仅仅靠体育课堂教学就能实现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目标。

(2)课程设置应该硬件、软件两手抓。经过近几年的体育教育改革和实践,公办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民办院校教学的需要,但是,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不能只是从教学的硬件着手,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对于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要实现民办体育教育的目的,首先要从教师自己做起,即教师要成为一名具有综合能力、综合素质、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多面手。这一点对于民办高校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

(3)体育精品课程可以实现课程设置的最优化。体育精品课程可以拓展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方法、时间和空间,既能充分发掘和利用民办高校有限的体育资源,又能达成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课程目标。而且它已成为学生向往和喜爱的课程,在大学生中享有极高的认可度。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加快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整体建设的有效促进方式,它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能够拉动民办高校体育课程的质量和效益在较短的时间内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