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娟之死的遗憾

(2011-04-25 09:34: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

    最近,复旦青年女教师于娟因乳腺癌治疗而死的事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且众说纷纭。当前国内因乳腺癌治疗致死者不在少数,于娟之所以能一枝独秀脱颖而出,除了与她较为特殊的身份有关外,更主要还是应该得力于她的文字能力,也即她对自己生病以及治疗经过的记录与反思——在博客上写下的生命日记《活着就是王道》。有关媒体的纪念文章这样介绍:“2009年12月,于娟确诊罹患乳腺癌,在随后与病魔作斗争的日子里,她写下数十篇日记,并通过博客和微博发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她取名为“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访问量至今已超过549万次。日记中,她反思自己生活的细节,记录病后的点滴,其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感动了诸多网友,也鼓励更多人坚强面对生活。”

    据说已有出版社赶在于娟病危期间,与她生前签订出书合同。正如于娟博客的盖棺定论:“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时许,于娟辞世。几番生死,顽强抗争到底;下笔万言,生命日记《活着就是王道》传世。生命如斯,应无所憾。”

    虽说应无所憾,但遗憾还是难免。

 

    看《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可知,癌症与过量动物蛋白的催化有关。过去的中国人是很少得乳腺癌的,乳腺癌本是美国人的专利,这与美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所以,作为中国人得乳腺癌其实是很冤的。

    于娟自己也反思到了这个问题:“得病之前,每逢吃饭若是桌上无荤,我会兴趣索然”、基于很多客观原因,比方老爹是厨子之类的优越条件,我吃过很多不该吃的东西,不完全统计,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驯鹿、麂子、锦雉、野猪、五步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除了鲸鱼是在日本的时候超市自己买的,其他都是顺水推舟式的被请客。然而,我却必须深刻反省,这些东西都不该吃”、“即便工作以后,仍然屏着腰痛(其实已经是晚期骨转移了)去参加院里组织的阳澄湖之旅,一天吃掉7个螃蟹”……

    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就得了不该得的病,本来也算顺理成章。遗憾的是,直到最后她也没有对自己的饮食习惯彻底改变认识,还认为“化疗期间去素食,简直是杀人。好在我那几十年打下的肉食基础,否则早挂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乳腺癌并非一定致死,而化疗是一定致死的,从多方面的研究结果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遗憾的是,于娟直到生命的最后似乎也没想明白导致自己死亡的真正原因,也没有用自己的经验警醒后人——化疗是一条告别生命的不归路。只是感慨了一下生命中的很多追求如同浮云,提醒世人“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就匆匆上路了。

    给人的感觉,似乎癌症就等于死亡,化疗不可避免。这对众多的癌症患者来说,实在很难说成是鼓励,更难说是福音。更主要的是,这并不是事实,事实是化疗促进了死亡。遗憾的是,于娟作为化疗的献身者并没有对此觉醒,也没有就此对世人做出必要的提示。其实,她对疾病的态度、对治疗的选择以及最终的结果,对于其他癌症患者来说,正可以看做一个致命的误导,甚至恐吓。

 

    太史公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以死醒世,则其死重于泰山。以死惑世,则其死轻于鸿毛。看看世人对此事的反应,是因之醒悟,还是因之迷惑,即足以判断其死之轻重了。

 

 

附:于娟关于化疗的记录:

 

癌症日记之PICC


对一个学了十几年经济学的人来说,看到PICC的第一反映是****保险公司。

然而,如果对一个学了十几年经济学,患了半年癌症同时接受了半年化疗的人来说,PICC是就是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就是一根深入你体内45cm的蓝色塑料管,就是唯一也是最为接近你心脏的体内异物,就是你埋在手臂上肉体里仅仅露出1.5cm的医疗管,无论何时都贴满了3M贴膜。只看胳膊,就感觉是好莱坞生化大片里主人公的胳膊。

化疗会让静脉血管萎缩,但不是所有的化疗药物都有这种副作用,所以不是所有化疗病人都需要穿PICC保护静脉。然而,我却没有选择。因为我的化疗方案是素以“病重下猛药”出名的J主任亲自定的。药物的毒性巨大,虽对癌细胞可以有效控制,但对身体各方面机能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我必须要装一根管子,从手臂的静脉植入身体,一段留置在体外,另一端要伸到心脏的附近。

化疗方案定下来之后,便有一个接一个的护士鱼贯而入,一个接一个要求看我胳膊。而后三五成群窃窃私语地离开。一时间搞得当时只能横躺的我心情极具忐忑。

那帮护士在讨论,谁有本事给我穿PICC。穿进去,要付钱1740。穿不进去,因为管子是一次性的,开过包了,所以打开了即便穿不到你身体,也是要照样付费。这是医院规定,就像是你到了一个馆子吃饭,人家给你上了菜,死活不管能不能吃,你都要付钱。

人生中很多经历都有着相似之处。突然之间你会遇到一件颇为让你紧张的事情,而在此之间没有任何常识。在这时候,你所做的,必须是采集相关信息和他人经验,火速做出适合自己的决断。事后成为化疗的“老运动员”之后,我才知道其实上海肿瘤医院可以在B超下引导穿导管的。。。。。

 

我的悲剧在于,一边接受化疗,指标一边升高。然而求生和无知让我在指标还在升高的情况下,咬牙接受了身体所能承受的化疗次数。直到最后,只好用上赫塞汀。
赫塞汀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量级核武器,就像二战时期的原子弹。一个小小的眼药水瓶价值2.5万,而且不医保完全现金支付,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它是靶向药物,它有用,它副作用比一般化疗药物小,于是有无数像光头这样的病人家属穷其所能去找钱,卖房、借钱、背债,为就为了这么个小不点瓶子,让自己的亲人太平21天。
理工科出身的光头捧着说明书狂啃,然后忧心忡忡,虽然医生告知赫塞汀毒副作用小,很安全但是说明书上还白底黑字赫然写着:
整体:腹痛,意外损伤,乏力,背痛,胸痛,寒战,发热,感冒样症状,头痛,感染,颈痛,疼痛。
心血管 :血管扩张。
消化 :厌食,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胃肠胀气,呕吐和恶心。
代谢 :周围水肿,水肿”
生命的尊严在这些小瓶子前荡然无存。冷酷的价格,残酷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