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不可碰触的六大底线

(2014-01-29 01:10:54)
标签:

负面影响

看法

每个

受不了

不小心

分类: 育儿心经
孩子不可碰触的六大底线

       今天小宝下完棋,我跟他讨论了一下他的对手。结果小宝很严肃的说:“妈妈,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还不就是想说我下得不好吗,你想说什么就坦白的说出来吧,我什么都能接受!”呵呵,这一番‘大人腔调’的话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其实我真没打算说他什么,但孩子很敏感……

       

晚上小宝本来想秀他的英文呢,一个单词说错了。我和老刘你一言我一语的笑话了他一下。本来是跟他开个玩笑,结果他真的眼泪汪汪很生气的样子。情绪平息下来,小朋友说:“我最受不了别人说我傻 说我笨

 

得,虽然我们没有直接说他笨,嘲笑的样子在孩子眼里就是在笑他笨呀!记得前两天,小宝愤怒的跟我说:“某某真是太坏了,他说我真笨,计算能力差。我明明做对了(国际象棋战术题),他非说我错了,气死我了……”

 

看着小宝这样的反应,我才意识到,虽然他说自己什么都能接受,但事实上孩子长大了(其实即便是幼儿),也有了他们不可被碰触的底线。

 

通过我的观察以及和小宝的沟通交流,我总结了一下孩子不可碰触的六大底线:

 

. 被嘲笑 “傻”“笨”“呆”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当面嘲笑、挖苦孩子。换句话说,一定注意不要使用‘语言暴力’!哈佛大学的专家曾经做过实验,他发现:语言暴力的受虐儿,其小脑蚓部不正常。这一部分是维持情绪平衡的地方,它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基因来的大,它的异常会影响孩子情绪的正常发展。

有人说,孩子小时候不适合使用激将法教育他,因为孩子不能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只会让那些挖苦他的字眼深深的烙在他的心上,甚至会伤害到孩子。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用激将法教育他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承受你怀疑他的智商的,所以跟孩子讲话时,一定要约束自己!

 

. 被频繁的提及自己的糗事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过失,比如上学时没来得及跑去厕所就尿了裤、某次下棋输给了初学者等等,孩子心里其实很在意,特别是在孩子的小伙伴、或者老师面前,一定不能总是把他的一些出丑的事情当做玩笑公开谈论,会使孩子十分尴尬。用小宝的话说:“这就是在揭伤疤呀,伤疤揭开了可不容易愈合呢!”

 

. 被冤枉和不信任

小宝认为这是他不能忍受的很重要的一条!尽管我并不认同他说的我冤枉他的事情,但是我承认,我确实经常对儿子产生不信任的念头!先是习惯性的‘抱怨他’,‘不会这样怎么能那样’,让孩子感觉我看到的总是他的缺点。然后就是我没完没了的‘担心他’,把一些不安的情绪传染给孩子,渐渐的他自己也变得不自信起来!

特别是大人动不动就拿他跟别的孩子比较,时间长了,孩子就受不了。 曾经小宝说过:“你看着人家好你就去做人家的妈妈吧。”孩子也很无奈是吗?

我应该把“你能做到”的自信深深的种植在儿子的心里!相信孩子,相信他的潜力、允许他的失败、表扬他的努力、赞美他的优点,让孩子自然产生“我下次要做得更好”的意愿!

 

       . 未经过他的同意找老师‘理论’

 

这学期小宝班级的期末评选,我有一些看法。或者说我觉得儿子没有得到老师公平的对待,所以我跟老刘说我很想找他老师询问一下评选的依据、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不小心被小宝听到了。他很着急的劝阻我:“妈妈,你绝对不能找我老师,这样我会很没有面子的。是我自己不够优秀,我怎样怎样了……”

既然孩子这样说了,我必须尊重他的意见。孩子越大越要面子,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有着很神圣的地位,他很怕失去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形象。所以,作为家长即便是心有不甘,也不能做个破坏者呀!

 

. 擅自动他的‘私房钱’

 

大概是5岁左右的时候,小宝开始有了钱的概念,记得那时他真是见钱眼开呀,只要在家里的任何角落发现硬币,他都开心的捡起来放到他的存钱罐里。我曾经没有跟他商量就拿他存钱罐里的钱应急,事后给他放回去的时候才告诉他,小宝好生气呢!呵呵,存钱罐就是孩子自己的‘地盘’,擅自侵入就是不尊重他的表现,这是小小自尊心受不了滴!

 

. 被无视

小宝是个话唠,他放学回来要跟我讲讲他一天的生活、看完书要跟我讲讲好玩的故事情节、跟小朋友游戏结束要讲讲他们身上发生的好玩的事情等等,总之,只要他醒着就有说不完的事情。他跟我们讲话时,你要心不在焉,或者时不时地跟身边的人搭话,那就犯了大忌。小朋友一定是很生气很生气的,因为他被无视了!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也希望对方可以认真倾听我们说话,我们也不希望自己被他人随意对待,何况是越来越意识到‘自尊心’的儿童!

 

总之,不能碰触孩子的这些底线,也就是要求我们尽力去尊重和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在孩子面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经过大脑过滤,切莫随意对待孩子,使得他自尊心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