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给孩子施了“妈妈的咒语”吗?

(2013-07-11 22:22:38)
标签:

天使

上标

小越

毒药

让我们

分类: 育儿心经

 你给孩子施了“妈妈的咒语”吗?
    掐指算来,小宝已经放假2周了。除了学琴和学棋的时间,除了雷打不动的看书时间,小宝就是抱着电脑和电视过日子。对此,我特别生气。那天我又因此训斥小宝,却被宝爸点醒了:“这不就是你整天说他说的吗?这不就是你的“咒语”吗?”我心理一惊,仔细想想,确实是在放假之初,我就这么教育过小宝:“放假了 你在家里 可不能总是抱着电视看,抱着电脑玩游戏哈。”每天给孩子打电话,我总要问:“是不是又在看电视?是不是又玩电脑了?”果然,事情就是朝着我预言的发展了!

去聊城参加省赛之前,我就惴惴不安,因为小宝应该是所有选手中年龄最小的,而同组的选手水平都很高,我就总念叨着小宝这次凶多吉少,就像羊入虎口一样。果然,小宝第一天发挥的特别差,最终一名之差没有晋级。我的“咒语”又实现了!

 7月下旬,小宝要考电子琴5级,每次他练琴,邀请我旁观的时候,我都习惯性的评价他:“在家里弹得挺好,可你怎么一到老师那里就漏洞百出,毛病一大堆呢?”“你好好练习,别一到老师那里就弹不好。”果然,昨天老师给他写下了好几条需要改正的问题,毛病一堆,我的预言又实现了!

      小宝现在很会哄我开心,特别是在他犯了错误的时候,我就很随意地说“这孩子怎么学的油头滑脑呢。”大概说过好几次,前天,小宝抱着我逗我乐,末了自己还评价自己:“哈哈,我就是个油头滑脑的孩子”。晕,我又错了!

       朋友总抱怨上5年级的儿子生活不能自理,送他独自外出都不放心,却一边在孩子上厕所的时候等候在门外随时准备帮他的忙。一边抱怨孩子一边又不放手孩子,孩子自然变成了妈妈舌下的没有自理能力的人;明明内心里希望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说到嘴边的却是你怎么这么懒呢?你怎么什么时候都这么磨叽,没有一点时间观念?你怎么这么没有礼貌,不懂得关心大人呢?结果,孩子就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像妈妈抱怨的这种人了。

      ……  ……  ……

      上次听吴文君老师的讲座,我了解到了一个心理学名词:“妈妈的咒语”!意思是:母亲早期对孩子的评价和期望始终左右着孩子的一生,最终竟真的验证了母亲的预言”。妈妈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妈妈除了抚养孩子,也会对孩子有很多的期待与评价,这些期待与评价或以语言形式,或以表情、态度的形式加在孩子的身上,天长日久就会被孩子接受,并加以内化,成为孩子处世、人格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就我个人的切身体会而言,我们真是总在情不自禁的给孩子下一些负面评论,来发泄自己对孩子的担忧、不满,同时也希望他可以听得进我们的劝告,改正自己的不足。

妈妈的担心是毒药!这份毒药或许真会毁了孩子的,所以这个毒药我们可以自己独自咽到肚子里,但不要发泄给孩子,去影响他们的言行和心态。孩子的心是敏感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阴影就下雨。

事情换一种说法可能会更好。与其担心孩子“在家里弹的真不错,怎么到老师那里就不行呢。”不如对孩子说:“老师指出了几点问题,只要小宝好好注意改正,一定可以在老师面前弹好琴给老师惊喜的”;与其担心孩子年龄小在高手中比赛发挥不好,不如鼓励孩子“我们年龄最小,所以我们机会最多,没必要给自己负担心态放松,你就一定可以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不期望孩子放了假就抱着电脑和电视,那么就实实在在的和孩子制定假期计划,让他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让假期生活变得充实有意义,也比一味的埋怨孩子来得有效!

 

总之,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就正面的引导他,给他正面的鼓励、支持和帮助,告诉他妈妈真正的期望是什么,那么孩子就有了动力朝着妈妈的期望努力,孩子越小越在意大人、特别是妈妈对他的评价和期望!如果一味的用负面评价来给孩子贴上标签,孩子就会成为“妈妈的咒语”的牺牲品。所以,在评价孩子之前,让我们管住自己的嘴,想明白自己到底期望孩子有一个什么样的好习惯,再给予正面的话语!做孩子需要的“天使妈妈”而不是“咒语”妈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