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你在愁什么?
)
做了这么多年的妈妈,咱也习得了不少育儿理论。比如,要蹲下来倾听孩子,要用孩子的眼睛看问题,与孩子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说实话,我是经常这样做的。我知道,对孩子情商的培养重于智商;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阳光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儿子哭泣时,我会先理解他为什么会哭,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再与他沟通;儿子耍脾气闹人时,虽然我也很生气,但是我心里还是会与他换位思考,理解他得不到想要的自由之后的无奈发泄……但是这两天发生的两件事,让我有些无奈的发现,我对儿子心理健康的关怀是不是有些过了?儿子远没有我这个妈妈想象的那般脆弱!真正脆弱的是妈妈而不是儿子!
周二下午快放学时,接到小宝班主任老师的通知,小宝被选入班级的6人名单,代表班级出战学校科技周的比赛。比赛内容是6面立体拼图,要拼的画面有校徽、一副卡通图片和4副校园景观。幸运的是,我从朋友那里弄到了这6副图,晚上,我和老刘就开始为儿子的比赛做准备了。老刘给儿子打印出来,制作成9块立体拼图,让小宝反复练习。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辛苦付出,我才对儿子的表现有了很高的期待。甚至认为儿子肯定也会磨刀霍霍向“冠军”呢。结果,还是因为这6个孩子之间缺乏默契的配合和相互的信任,各自为战,最终没有拿下冠军。当从qq上知道了结果时,我立刻想到的是:“此时儿子心里一定很失落!很难受,很不甘心吧!我该怎么劝慰他呢”结果,中午接他放学,儿子见到我高高兴兴的,特别是见到好朋友程程,更是你追我赶的跑回了办公室,压根就没想起向我汇报比赛结果!吃饭时,爸爸问起才激动的跟我们描述了一番。说完了也就罢了,吃完饭拿起书看起来。心情就没有丝毫被什么影响过!弄得我有些悻悻滴,肚子里准备过的台词都没用上!
今天下午,刚2点多一点我就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我真是太神了。中午睡觉时我脑子里还闪过一个念头,最怕老师上班时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儿子生病了或者出什么意外了。果然,下午我被告知,小宝尿裤了!天哪,我的脑子一片空白,立即想到众目睽睽之下,尿了裤子的儿子该是多么窘迫、难堪、伤心甚至懊恼!我一边往外跑着去给儿子弄替换的裤子,一边在想着安慰儿子的台词!又想着儿子该是多么期望妈妈能快速去“救”他呀,我那心呀急的呀!哎,还好在有好友帮忙,一番忙碌奔波之后,我跑进了小宝的学校,焦急的等着孩子出来。
当徐老师领着小宝从教学楼里走出来,我心登时放下了一大半。因为我看到了和蔼的老师身边带着阳光般笑容的儿子!竟然不是泪水涟涟,Thank Goodness!
再给儿子换衣服的时候,他告诉了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虽然讲述的时候孩子蛮平静的,甚至还笑眯眯的,但我还是感觉他心里一定不会好受,所以我使劲安慰他,告诉他每个人都可能会发生这样尴尬的事情,意想不到的事情。妈妈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妈妈很理解他,没关系的,以后接受教训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就行了。小宝听完,告诉我:“妈妈,我是有点伤心,但是体育老师没有说我,徐老师也没说我,小朋友们也没笑话我。”言外之意,就是他没太丢面子所以没事了。反而特别担心这节数学课快下课了,自己还没去上课呢。在门卫那里,好几个老师也宽慰他,说这种事情太正常了,大孩子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没什么大不了的。呵呵,刚提好裤子,小子一丁点都没有留恋妈妈,甚至都没管妈妈是不是马上走,就闷着头的奔向了教室上课去了!1个小时之后就放学了,接他回到办公室,我还是不放心,悄悄问他,回教室后有没有小朋友问他这件事。答曰:“没有,ZQT还问我没事吧。”小宝也似乎淡忘了下午的事情,认真写作业了。
这件事也让我感慨万千,我担心了半天,害怕儿子会被小朋友们嘲笑,会因为伤了自尊心而闷闷不乐,我甚至都在去之前的一瞬间想到干脆带孩子走吧,离开让他尴尬的地方,应该会对他情绪的平复有帮助!可谁知,人家小朋友就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平复的小情绪!我忘记了,小宝原本就是个内心力量比较强大的孩子,这源自于他强大的自信心。我要是他,一定会拎着裤子不愿意再回班里去,不敢看见老师和同学,因为小时候的我很自卑!但我没有信任自己的儿子;来自老师的理解和温和、妥善的处理、来自善良的伙伴们的友好,都在当时就化解了儿子的尴尬和不安,这是最最重要的!要是周围一片嘘声和笑声,相信再坚强的孩子也会发生情绪的改变吧!但我没有信任儿子所处的环境!只是相信了自己的感受!一场在我看来是很大的事件,在儿子那里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了,所以,我比儿子要脆弱!
我是不是犯了很多的妈妈会犯的不够理性的错误呢?过度的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过多的担心孩子会受到外界的伤害,过分的渴求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理解和爱的大环境中,无忧无虑,童真被呵护着、自尊被保护着……这样长大的孩子真的会更好的适应社会吗?我真的是为孩子好吗?未必!
现在社会上动不动就有青少年自杀的案例,一句话听不顺耳、一件事承受不住就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此的轻率和不负责任是不是也与这些孩子被过度保护有关?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不会处理分析问题,不善交流、不善排解不良情绪……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吸取教训的地方。
我决定,不再那么敏感于孩子的情绪,不再走在他的前面,替他急替他想,即便是知道面前的是狂风暴雨,也要放手让孩子如海燕般自己去经历、去处理。我们站在他的背后,做好“善后”的工作、当个合格的“消防员”就好!(如果孩子需要的话,不需要更省心了
呵呵)这样想想,我顿时轻松了,何必做个那么累心的妈妈呢!放手孩子,放松自己!
最后,感谢儿子让我成长,也感谢儿子的老师和同学,给他这么宽松友好的环境,让他得以更好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