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期教育的成果何时显现?

(2012-11-02 02:05:37)
标签:

参考区

宋体

早期教育

逻辑思维能力

英语学习

分类: 育儿心经


早期教育的成果何时显现?


那天吃饭的时候,小宝自己说了一句:“三岁看大,7岁看老。我快7岁了,看看我老了什么样吧。”这话从这点小人儿嘴里说出来,特别好玩儿。但我实在不太相信这个“古训”。人生有太多的变数,幼年的成长经历或许会影响人的一生,但是成年后的境遇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有的变得更好,有的则越来越差。

 

最近有机会和小宝的老师在qq上聊天。老师说:“凡是上学不费劲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的早期教育开展的好。”这句话,提醒了我。于是,我反复回忆,思考,像过电影一般,倒序回6年前,然后在一点一点向今天靠拢,我想的最多的是,对儿子的早期教育我做的最多的是什么?是什么影响到他今天的言行举止?说实话,具体的一些做法,已经在我的脑海中模糊了,但大概的轮廓还是可以被使劲回忆出来的。最后,思考的结果就是,我相信老师的这句话!早期教育的成果,第一次被检验就是在当下!

 

对宝贝的早期教育,到底要怎么做,初为人母时,我也很困惑。后来,阅读了一些育儿杂志和育儿书籍,我心潮澎湃。教育是一种艺术,培养孩子就应该像创作艺术品一样,需要大人的智慧、想象力、创造性、耐心、毅力、爱心等等。即便是看似对孩子没有要求的“放养式教育”,也是应该有隐藏的“目标”的。

 

具体的做法,我记得当时主要是参考区慕洁老师主编的《中国儿童智力方程》这套书,来开发儿子的潜能的。比如,学着做哪些游戏、玩哪一类玩具可以丰富他的各种感官,刺激他的大脑皮层发展,同时又能增进亲子关系,树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尽可能的对照着年龄段,训练孩子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带着孩子外出,融入到同龄的孩子中间、融进大自然、融进成年人的世界,多于人打交道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我自认为最成功的就是早开展与孩子的亲子阅读,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但培养了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促进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1岁半之后,我们经常做些数学思维类的图书游戏,贴画书、连线书、找不同、走迷宫的书都是后来几年内儿子的最爱。通过这些思维练习,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开来,至今,他还很喜欢做这类考察数学思维的题目!虽然是断断续续,但也算是开展了比较早的英语学习,虽然我一直很懒,没有坚持在孩子的敏感期期间大量的跟进,满足孩子的学习欲望,但好在儿子的英语学习兴趣一直都在,效果也还不错!(当然是不攀比,要求也不高的话)。

 

第二个我自认为成功的方面,就是较早的让儿子接触了棋类。3岁开始玩五子棋、4岁多开始下国际象棋至今,不但发现了孩子比较有天赋的方面,更是因为这个项目的磨练,让儿子的情商得以更好的发展!

 

早期教育,并不是教孩子早早的识字、背诗、做算术题那么简单,我一直更重视的是孩子性格的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自尊自立自省自我发展的能力。好在,刚上一年级两个月的儿子,给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每天开开心心上学放学,每天好事坏事尽情播报,每天认认真真学习读书,每天兢兢业业练习做操跑步……这个孩子,一直努力上进,开朗乐观、热爱老师、同学和集体。他说“我们老师不是最喜欢我,她喜欢我们全班。喜欢每一个同学,这样才最公平”--- 小小的年龄他却有这样宽广的胸襟;他勤奋练习做操,随时随地练习做操,就为了长高点之后可以站到主席台上领操--- 小小的年龄他却对自己有要求,有奋斗的目标;他发现自己跑步跑的很快,就天天在学校“疯跑”,50米跑了95,全班第一,他兴奋的告诉我,下次运动会他一定要报跑步,就可以给班里增加一个第一名了--- 小小的年龄他就有这样的集体意识;拿到听写成绩,他说:“我这次拼音拼错了好几个,还是学的不扎实。希望下次我能听个全对。”“数学考了97分,我们班5个人满分呢,都发给他们表扬信了,真光荣。我下次也要努力”。成了小学生的儿子,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真诚的欣赏他人,变成了一个谦虚的孩子!每天的作业也几乎不需要我们的辅导自己就能完成,的确是个省心的孩子!

 

所以,做了两个月的小学生家长,我仍然感到轻松,心理上的轻松战胜了身体的劳累!总之,通过6年的早期教育,儿子的内心很强大,很自信,性格也就很阳光向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就强;理解力表达能力强,帮助他与他人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知识面广、阅读能力强、学习上抢先一步,帮助他轻松应对一年级的知识……早期教育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当然了,漫漫长征路,我们只是从起点走的比较轻松,当然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知道的多了,上课就容易走神,精力不集中等等问题出现。后面的路依然要耐心的陪伴着儿子前进。仍然需要智慧的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