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棒宝
小棒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733
  • 关注人气:22,9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支持孩子卖二手物品给同学吗?

(2012-04-27 00:37:10)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心经

  该支持孩子卖二手物品给同学吗?

           近日在小宝班上出现这样一件事:有两个小男孩,从家里带来一些圆形小卡片,是那种可以当“扇板儿”玩的卡片。一元一张卖给其他小朋友。还真有小孩从家里拿钱买呢。随后,这件事被一位买方家长发现了,在班级群里讨论了起来。还听说,班上有个女孩用100元钱买了另一个女孩的两个小发卡(估计最多也就价值10元);还有的小学生,帮助同学做作业来“赚钱”……

 

        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或者用过的东西,拿到二手市场去卖,是目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一种交易方式;在大学里,每到毕业季,也总会有“跳蚤市场”盛行。但这些都还是成年人的行为。记得上大学时,我们美国的外教给我们介绍过,她的国家很流行一种文化,叫:“车库市场”:很多家庭,在自己的车库或者庭院中,摆个小摊,出售家里用不了的东西,通常都很便宜,不为了赚钱,多半都是找乐子而已,也有互相交换的;在我们身边,小学生在街头卖报纸等物品也是见过的,体验生活,丰富阅历嘛,还是很值得肯定的。但像学龄前儿童,这样拿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卖给同学来赚钱,我们该提倡吗?

 

        我听说这件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哇,这样的孩子真有经济头脑。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放在家里也是浪费资源,不如卖给需要的孩子,换来的钱还可以去买自己需要的其他东西。还是很不错的主意呢。”

 

        但是又仔细一想,这么小的孩子就只想着把东西卖给小朋友,而不是“送”给小朋友,凡事都与钱挂钩,那么将来谁还会去“分享”,去“无私贡献”呢?我记得我们小时候,都特别愿意将家里的花,端一盆到学校,放在教室里。能为班级添光彩,是特别光荣自豪的事情。那么现在的孩子会不会端盆花进教室也要问老师要钱呢?理财教育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偏离正确的价值观。

 

        当然,有经济头脑的人,是精明的,是这个现实社会很需要的。但是在孩子的人生最初阶段,我们家长和老师是不是应该先教给孩子“分享”和“交换”呢?自己多余用不了的东西,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与小朋友们分享;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可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可以拿出来和同学交换,各取所需!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当天,我问宝儿:“你们班上小朋友在卖这样的卡片,你会买吗?”宝说:“我没钱。 我也不会买。那么小的卡片,就要1块钱,好贵呢。”听完之后,我脑子里立即闪现了这样的念头:真是很有必要让孩子了解物品的价值!

 

        就在上个月,我给小宝买了一盒36色水彩笔,中午送去学前班,美术课上要用。早上已经带了一盒用了很久的12色彩笔。下午放学时,他只拿出来36色的了,我问他旧的呢?答曰:“我送给小朋友了。”我说:“他需要吗?”“我不知道他需不需要。反正我不需要了。他是我朋友,我就给他了。”是呀,在小孩子眼里,友谊是不能用价格衡量的。只要我高兴,多贵的东西都可以送人;多贵的东西都可以换回家咱们大人看来不值钱的东西,拿在手里还像换了个宝!所谓的价格,只是她们眼里的数字,而没有价值。心疼的只是我们这些能看懂数字的大人吧。

 

虽然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他快乐就好。但是从长远来看,在教育孩子要分享,允许交换‘二手物品’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引导孩子了解 “身边事物的价格”,了解“性价比”的概念呢?是不是应该引导孩子明白,交换也最好是“等价值交换”呢?比如:在超市里,孩子想要买酸奶。各个牌子的酸奶,是不是可以带着孩子做个比较,选择那个性价比最高的买?让孩子了解,1元钱都可以买些什么,5元钱你可以买些什么,如何用较少的钱买最多的商品?不能用一个100元买的东西,去交换一个10元钱买的东西?(当然,暂时交换,玩完之后再归还的情况是不需要考虑价值的)等等。这应该还是属于理性理财教育吧。

 

我的这些想法,是不是又把孩子往“钱”眼儿里推了?呵呵,欢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