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心经 |
我抱他在我腿上坐着,他嚷着,我听着。等他略微冷静下来,我开始‘教育’他了:“小宝,其实你已经很幸福了。妈妈也给你说过好几次了。你想想,谁家小朋友能一看动画片就看近一个小时呀?谁能每周放学后的时间,可以玩游戏,或者看动画片呢?某某哥哥,他爸爸每周允许他看几次动画片,玩几次游戏,你还记得吗?所以呀,你已经是很幸福,很自由,我们对你很宽容的了。你要是还不知足,就不对了。”然后,我们俩都沉默了。
我就拉着他开车回家了。路上,小宝沉默了一会,对我说,显然这时他已经冷静的想明白了:“妈妈,我想过了。其实,我现在真是很幸福了。还能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广告,有些农村的孩子,连书都没有的看。他们穿的破破烂烂,教室也很破烂,铅笔也很小,连课本都很旧,有的孩子想学习都没法好好学,哪还能看到电视和电脑呀。所以,电视上说‘要用温暖呵护他们的明天’。其实,我看一集动画片和看5集动画片没什么区别,看多看少都一样,能看就好。今天看的少了,以后有时间就多看几集就行了,对吧,妈妈。?”
【心得】 曾经为了呵护孩子纯真的心灵,为了让他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信任和热爱,我们都只想给孩子呈现人世间最美、最善的东西。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需要看到真实的生活,听到真实的声音。所以,我们应该让他看到,在他周围,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还生活着很多不幸的人,过着和他不一样的生活。
孩子的幸福感,可以在这样的比较中得到提升!他会意识到,他与那些同龄人的生活差异,比起他们,他是多么幸福。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
此外,当孩子反抗你的要求时,一定不能咆哮、暴跳如雷。冷静、平静、坚定的陈述自己的要求,任由他发泄自己的情绪,然后给他独自思考的时间。情绪控制能力较强的孩子,经过一段冷静期后,都能自己想明白,也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台”,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和自己冷静思考的时间!
周末,我带儿子学琴,路上经过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那是挨着火车站的一片小平房。胡同口还有好几家饭馆,最外面的一家戏院正在改造建设中,更显得这片地方很“寒碜”。我告诉儿子:这是妈妈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目的,介绍一下而已。谁知,宝儿很同情的说:“妈妈,这里又脏又乱,你小时候住在这么差的地方呀。怪不得你说小时候很瘦呢。一定是姥姥没钱给你买好吃的,没肉吃,生了病也没钱看病。真可怜,我真是太幸福了,爸爸妈妈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给我营养,还是我幸福。”呵呵,直接把我听傻了,我小时候哪有那么可怜呀。既然孩子这么比了,并且在比较中获得了满足感,就随他吧:“就是,我们小时候哪有你现在这么幸福呀。所以呀要好好珍惜哈。”“嗯”宝认真的点点头。
【心得】“幸福感”其实真不是攀比出来的,它一直在你身边,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的,少了攀比之心,才能知足,才能体会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有时候难免内心就要去攀比,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孩子选好‘比’的对象。在小孩子的内心中,跟别人比较,就是想证明自己是比别人强的,那么咱就帮他选那些生活境况不如他的人群,选择他有的去比较,让他意识到他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虽然我不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还有比我更不自由的人,啊,我还是很幸福的;虽然某某同学画画、唱歌比我好,但是我下棋下得好,故事写得好,我有我的优势,我很幸福;虽然我不能总作班干部,但是我很受小朋友们欢迎,我还是很幸福的;虽然我没有那些小朋友带去幼儿园的新鲜玩具,但是我有好多好多的书,他们可没有,我还是很幸福的……
我的这些做法也不一定正确,但是目前来看在小宝身上起到了作用。不管怎么说,还是应该让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之内心充分体验幸福感;同样,幸福指数高的孩子,一定也是心态阳光积极向上的,将来也必然会拥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要尽量提升孩子的幸福指数,孩子满足幸福感的需要是具体而简单的,比如,一件渴望已久的玩具、父母老师的夸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等等,虽然这种幸福感粗浅而感性,也不够持久,但它是儿童的天性使然。我们只要尊重他的天性,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相信孩子的童年会有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