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棒宝
小棒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733
  • 关注人气:22,9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熟人们,别对我孩子要求太高

(2012-03-14 07:54:44)
标签:

同仁

宋体

小宝

招呼

喜鹊

育儿

分类: 育儿心经
熟人们,别对我孩子要求太高

      早上,我和小宝走在校园里,准备去上学。学生们已经上课了,静谧的校园里,只是偶尔有小鸟欢快地叫声。这个时候,小宝最快乐。因为妈妈任由他自由自在地在校园里奔跑,追追麻雀,轰轰喜鹊,跳跳‘房子’, 没有人打扰,他开心的沉浸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

      熟人们,别对我孩子要求太高

 但是这一天,小宝在文化长廊里 悄悄的蹑手蹑脚‘跟踪’喜鹊的时候,突然一位伯伯出现了,从我们身后大叫一声:小宝!小宝没有理他,伯伯又怪声怪气的叫了好几声‘小宝’,我正要说话,小宝就先做出反应了,但这次是很不友好的反应:“都怪你,把喜鹊都吓跑了”

      

果然,这位伯伯不悦了,边继续赶路边说:“前面还教育的孩子跟我握手呢,现在都教育的理都不理我了,太不赛了!”哎哟,敢情儿这话是冲着我说的呀!熟人们,别对我孩子要求太高

      

     可是,要说句不讲理的话,您这么随意的一打招呼,就轻易的打断了孩子专注的与自然和谐的沟通,终止了孩子的快乐,该道歉的是孩子还是大人您呢?我觉得该是您吧!再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是您,也不是随时都乐意低下您高贵的头 跟我们这些小同仁们,热情的打招呼吧。您都做不到,那又何必这么要求一个小孩子呢?!

      

 这后面的好一段时间,人家甩给我的这句话都在我脑海里盘旋,有如鲠在喉的感觉。

      

的确,我承认,我没有培养出一个很有礼貌的孩子。见人就嘴巴甜甜的主动问候,伯伯好,叔叔好,阿姨好,奶奶好……。虽然我也经常对小宝要求,或亲自引导,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候。有时小宝能做到,但也有他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

 

说实话,据我的观察,女孩子通常要比男孩子有礼貌的多。普遍地,女孩子们大都能见到大人 主动问好。男孩子则在这一方面普遍比较‘内向’,见到大人比较‘羞涩’不太主动问好。特别是不熟的大人。我认为,这和性别特症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也和自身性格有关系。有的孩子,外向热情,嘴巴甜;有的孩子则不善言谈,不太乐意主动与人打招呼。

     

但我也观察到,小时候不太爱主动与人打招呼的孩子,长大了未必还是很内向。很多孩子,越大越有礼貌!见人不管熟不熟,都会主动问好!

    

 更何况,一路走过来,会遇到那么多的同事,要是孩子一个个叫过来,还真是很累,一进到校园,孩子忙着寻觅伙伴,想着玩什么呢,哪有功夫光去打招呼呀,这也不现实。

     

所以,出于这样的一些认识,我没有对小宝进行特别的礼貌强化训练!我只是告诉他,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特别是主动跟你打招呼的人们,更应该热情的跟人家打招呼;即使你不愿意叫人,也应该用微笑回应对方的热情!

 

我的体会是,小宝正在用他率真的、纯真的方式,与大人们相处。对什么人有礼貌,什么时候有礼貌,他也有自己的判断。你对他好,他自然会见到你很亲昵。你每次见到他,都要抓住他逗乐一番,故意不让他走,或者和他打闹,他自然不会喜欢你,又怎能强迫他主动问候你呢!

 

而我本人,见到别人家的孩子,通常我也会跟孩子们打招呼,微笑,大一些的、熟悉的就聊两句。不熟的也就不打招呼了。我对于这些孩子没有任何的‘贪念’和期待。我不会期待人家孩子跟我多么亲昵,对我多么有礼貌,或者其他的。我跟他们打招呼,只是表达我对他们的喜爱罢了。他们怎样回应都无所谓。孩子就是孩子,哪能对孩子要求那么多呢?

 

我相信,主动跟我儿子打招呼的长辈们,都是热情的、善良的、喜欢孩子的。可是,在我儿子眼里,只分为两大类人:家人和外人!外人也分为两类人,一类是经常见到的、他经常接触到的熟人,一类就是陌生人。所以,那些他极少接触的人,即使是爸爸妈妈的同事、朋友,也只能和路人甲、路人乙一样,是陌生人。老师教育,爸爸妈妈教育,书本上教育,对待陌生人,不能要人家的东西,不能跟他们讲话,更不能跟他们走!

    

 所以,请这些熟悉的“陌生人”们,不要对我孩子要求那么高。

     

请在我儿子专心做他自己的事情时,不要理睬他。

 

孩子难得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时候的他们,对外界的呼叫置若罔闻,所以,您的热情不见得会得到回应,我也不想打断孩子,请莫见怪。孩子专注的精神比什么都值得保护!

     

请在我儿子情绪不好时,假装不认识他,不要来关心他。

     

孩子都好面子,本来就情绪不好,就想发泄,见到外人走近他,他想掩饰还来不及,您的关心只能让他尴尬。更不要奢望还会得到孩子热情的问候,为了彼此都好,请远离正在愤怒或是伤心的孩子!

     

请在我儿子年幼时,宽容他的表现,不要给他贴上某些标签。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受的教育越多,他就会变得越来越知书达理,越来越会与人相处,所以,在他还年幼时,在他还无比纯真和率性时,请欣赏他,请理解他,不要用一些负面的标签定义他!

    

 也请您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要想孩子尊重您,那么就请您先尊重他。

见到孩子就“围追堵截”,拿他逗乐的大人,我不喜欢。我也想象的到,孩子也不会喜欢他们。很抱歉,我的孩子没有学会刻意讨好什么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想叫就是不想叫。任何人都没法强迫他,因为他有思想!

     

所以,您要是喜欢我的孩子,就请您抛却贪念,只是尽情的对他微笑,或是打招呼,即使当做没有看到他都没有关系。但请您不要埋怨孩子或是他的父母,因为我的孩子正在成长!

      …… …… ……

      用老公的话说,我就是这么一个“护犊子”的妈妈,写下这些话,无非是想表达我的一个观点:与小孩子相处,是有学问的。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不能真的尊重和喜爱孩子,就不要奢望在孩子那里得到好感和尊重。就不要对他人的孩子有要求!就像我教育儿子时说的那句话一样:当你热情的跟别人打招呼时,你给别人带来了快乐,首先最受益的是你自己,因为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你也心情愉悦!


熟人们,别对我孩子要求太高

熟人们,别对我孩子要求太高

熟人们,别对我孩子要求太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