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岁儿子打工掘来第一桶金

(2011-04-02 00:05:05)
标签:

小宝

报酬

西方国家

家务

学习投资

育儿

分类: 精灵故事
 

                       5岁儿子打工掘来第一桶金
(这就是我第一次打工得来的money5岁儿子打工掘来第一桶金 
     

      某一日,小宝看到家里橱子上有几个硬币,就拿起来对我说:“这个钱可以给我吗?”我问他:“你要钱做什么呢?”小宝很认真的说:“我想买我喜欢的东西。”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小宝需要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很好。可是,这些钱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得来的,小宝不可以白白的拣去哟。除非小宝自己也‘工作’挣钱。就可以自己安排花钱了。” 

       “可是我还小不会工作呀。”小宝有些着急。

       妈妈可以安排小宝给妈妈打工赚钱!”

       “打工?什么叫打工呀?怎么打工呀?”看得出,小宝的胃口被我吊起来了。

        “打工呀,就是你替我完成一些工作,完成之后,我就付给你工资。这些工资就是你打工赚到的钱,就可以由你自己自由支配了。”

        “太好了,那妈妈你快让我给你打工吧。”

 

       正中我下怀,我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学生的试卷,让小宝帮我算分的。这下子更好,既能通过算分数,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又能通过这种劳动让孩子体会到付出劳动后得到报酬的喜悦,体验一下打工赚钱的成功感!两全其美呀!

 

       于是,讲好条件:一共三本试卷,每本30份试题。每算完一本试题挣10元钱。这样可以得到30元,然后还要给妈妈念分数涂登分卡4份,再得10元钱。总结:通过此次打工,总共可得40元钱。

 

       小宝一听,很高兴,很期待。其实我并不确定他是否理解40元到底是多大的数目,但他依然很开心,很积极的完成了我的任务。用了两个半天完成了任务(每本算算术的时间倒不长)。拿着挣来的钱,小家伙真是很开心!还有些意犹未尽呢:“妈妈,你什么时候还可以让我再打工呢。我还想赚钱。”呵呵,上瘾了!

 

        5岁的小宝,第一次试水为父母“打工”,并且尝到了甜头。这样的行为,在西方国家是很平常的事情。是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一种方式。进行这一活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家庭里哪些情况,孩子参与了算是打工?哪些算是孩子必须履行的家庭义务。我的观点是,比如,分担家务、照顾老人、买个馒头这样的小事,是不能算入打工行列的。

 

      黄微的<<做个好妈妈其实很容易>>这本书中有很多内容,关于财商或者说理财方面的。孩子的日常表现不能同经济挂钩,我们可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换取经济收入,但是,不是所有的家务都要付费,这会让孩子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孩子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务,在此外的部分可以付费。我觉得很对!
     

        我曾经带高中学生做英语阅读时,也看到过这方面的文章,里面有这样的观点:在西方国家也不是所有的家务孩子做了都要付钱给她们。当孩子的劳动确实带给家人、邻居很大的帮助,就可以得到报酬。否则,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不会给报酬的。


         因此,我先跟孩子规定好家里的哪些事情,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做到的责任,即使做到了也没有报酬;哪些事情,假如他做了就可以得到一些报酬。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当他打工挣了钱,就要学会积累和储存。就像小宝学国际象棋,每次做题挣得分数累计起来,达到某个分值可以换一张“兵卡”或是“马卡”等等。孩子特别珍惜,让我给他找了一个漂亮的罐子专门存放!因为那是他劳动所得,那是一种财富。孩子也知道了,要想有很多财富,就要勤奋努力,多赚才行,毕竟一次两次是不能得到很多钱的。

 

       第三步,存到一定程度,就该学习花钱了。最近,小宝的行为提醒了我这一点。某日,他拿着钱再发呆。我说话都没听到。后来我问他在想什么,他说:“妈妈。我在想我的那些压岁钱怎么花好呢?可以买些什么呢?”看来,是时候教给孩子管理钱财的方法了。小宝现在知道的就是,“花了吧”“用我的钱买……”“用我的钱请客”。知道用钱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或许现在这个年龄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宝宝建立自己的账户,把挣来的钱先存起来。学着‘聚集钱’,然后再学着用钱去生钱,学习投资理财。

 

      呵呵,我又想得远了一些。总之,理财教育应该列入规划了!

 

 

加关注一起玩围脖我的围脖http://t.sina.com.cn/mariahui763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