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妈妈,一位外表坚强内心柔弱,貌似生活幸福实则凄凉无助的老人,在前不久的某一天,被无情的病魔击倒了。虽然结果如我们期待的那样,不幸中有万幸,一切还算顺利,但是,那种内疚、悔恨的感觉如千万条小毒蛇日日夜夜、无时不刻地撕咬着我的心,让我喘不过气,让我无法轻易原谅自己。脸色苍白的妈妈,我竟然熟视无睹,我竟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贫血的表现,应该马上去医院检查……假如我真的关心自己的妈妈,就一定不会让她的病情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假如我真的理解妈妈,就一定不会让她这么的孤独;假如我真的成熟懂事,就不会让妈妈总是生气受伤,就应该能够有所担当……好在,老天保佑这位善良坚韧的好人,从而给我机会让我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否则我真是会抱着悔恨渡过后半生的。
在医院里陪伴妈妈的那一段日子,我时常反思,反思自己的成长,反省自己的不足,我不能做妈妈那样的女人,一辈子只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自己;我更不能做妈妈那样的妈妈,一味的溺爱孩子,给她当牛做马,苦了自己,结果却培养出了一个眼高手低、薄情寡义、无法承担责任的孩子。于是,我坚定地明确了我自身努力的方向,也明确了培养我的儿子的目标:
【有责任心的人】
我,自感白活了30多年,我甚至不知道为人子女的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该履行怎样的义务,到底该如何让老人幸福的生活……因此我要从小树立儿子的责任意识。在家庭中,要担当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参与家庭活动的讨论和决定,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父母老人;在家庭之外的集体中,在学习中,都要做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的人!
【有爱心的人】
“人之初,性本善”,“尊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爱心,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最伟大的品德。有人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笑得更灿烂,内心更温暖,而他长大后也更接近成功。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一个人只有懂得爱,才能善良,才能正直、才能有同情心,才能有责任感。
儿童心理学家总结“爱心缺乏症” 的症状是:
a.与人打招呼总是“喂、喂、喂”地叫。
b.对师长动辄威胁、要挟,在任何时候都是强调自我。
C.对同学的困难漠不关心。
d.对公共的事业冷淡,没有热情。
有爱心的人,要有为他人服务的精神,要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要会换位思考,体贴他人的痛苦,分担父母的喜怒哀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
【懂得感恩的人】
妈妈一心一意的为我,为我的小家付出着,我对她表达过我的感激吗?我努力的回想,很愧疚—没有过!我只是记得我曾经抱怨过,她不该这样、不该那样的教育小宝……心中连“感激”都没有的人,怎么能成为有爱心的人呢!一个嘴上说着谢谢,可内心中却认为被帮助被照顾是理所应当的人,也不会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现在,我一直在努力培养儿子,当你接受别人的馈赠时,要真诚的表达感谢;当别人帮助你时,以真诚微笑的表达感谢,当你伤心哭泣时,要记住那些安慰鼓励你的人,要感激别人对你的这些‘好’;要感激父母、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照顾,要感激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总之,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真诚的鸣谢他人,我们的生活将因此而更加美好!因此,宝贝,我们要心存感恩,快乐的生活,也做个能为他人带来帮助和快乐的人!
同样,也真诚的感谢那些在我精神陷入极度痛苦的时候,给我无私的支持和鼓励的,我的同事、朋友们,我真是很感动,谢谢你们的爱和帮助,也祝福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自理自立自强的人】
理论在我身上就得到了证实,凡是被父母溺爱长大的孩子,都无法真正做到自立自强,也无法真正懂得体贴和爱父母,只知道享受,却忘记要付出。因此,在儿子这里,我要坚持做个懒妈妈,培养勤快的儿子,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只有生活中做到自理,精神上做到自立的孩子,才能是个自强不息的人,才能敢于担当!
【善于沟通交流的人】
我自认为是一个善于也乐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人,现在看看,我的交流对象却仅限于儿子或者外人,我并不乐于也不善于与老人交流。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是我和妈妈之间最大的缺憾!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要坚定自己的角色---
做儿子的妈妈朋友!尊重孩子,真诚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要,尽可能的在他求助时提供帮助;我也会将自己的感受跟孩子沟通交流,避免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存在;相信这样朋友式的亲子关系中,儿子会乐于和妈妈交流,也会明白沟通和交流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并从中学会替对方着想,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
写下这些文字,同样是对我自己的鞭策和教育,我一定会和儿子一起成长,比一比谁做的更好,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妈妈,陪她坚强幸福的生活下去!
加关注一起玩围脖我的围脖(http://t.sina.com.cn/mariahui76312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