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小宝舅舅和舅妈来做客,吃罢午饭,我们坐在餐桌旁聊天,小宝舅妈独自坐在沙发上读报纸。只见,小宝走到卧室拿出了他的英文绘本,走到舅妈跟前,站定,问向我:“妈妈,我会英语吗?”呵呵,这次我可是心领神会了。这小子又出招准备显摆了!
ok,配合一下:“
当然,你会英语,还说的不错呢。”“喔,那我开始读了!”自己坐在了舅妈跟前,开始翻书读故事了,但眼睛还时不时的瞟一下人家,
看看有没有被关注,他现在最在意的就是那位他期待的观众可以很认真的关注他,真诚的赞美他,那样他才能得到满足!
这半个月以来,小宝得了这样的“显摆病”,自己创造条件显摆的现象集中爆发。
上周末,爷爷和朋友路过济南,来到家里看他。小宝也是一见到人家来,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英文绘本,问爷爷:“我会英语,你听不懂吧?”然后自顾自的读起故事来。受到表扬后,得意洋洋!其实,真正会读的,读的很流利、很熟练的也就是那么3、4个故事,却已经令他自满了!当然,也还忘不了拿出自己的国际象棋奖状,显摆一番。
说到国际象棋,我又想起他第一次出现的另类自夸法,真是让我自叹弗如!
那是上上周末,我和小宝坐车去学棋。中途上来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大约2岁的孩子。我把座位让给了她们。小宝很喜欢孩子,自然很开心的拉着人家小朋友,问这问那。一会,他想起了什么似地,使劲摇晃怀里的袋子,袋子里装着国际象棋,棋子噼里啪啦只响。小宝嘴里还念叨着:“国际象棋,国际象棋”,似乎他还看了看人家母子俩。我感觉他是想引起人家的注意。但是人家没有‘理他’。接着,小宝问我:“妈妈,什么叫奖状呀?”
我没有多想,就答到:“奖状就是用来奖励大家做出的好的成绩的那张纸呀,你得第三名的那张纸不就是奖状吗!”“噢,”小宝看似恍然大悟般的说:“第三名呀,我都忘了!”
然后,笑眯眯的看着旁边的母子,可惜的是,还是没有遇到‘知音’呀---人家依然没理他,哎!这时候他老妈我才是真的恍然大悟呢。原来人家是在变着花的炫耀自己的成绩呢!佩服呀!这心眼谁给的呢?虽然是这娃是我生的,可是妈妈爸爸还真是没这么有心呢!
你说,这般爱炫耀自己,是不是真会变成一种“病”?
就在我还在酝酿着,该如何教育这家伙,不要这般的喜欢显摆自己,要谦虚,要脚踏实地,要夹着尾巴做人……等等处事的道理时,我看到了几米的著作《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本书真是经典之作,我真的感慨,作者怎么会有如此敏锐的触觉,写出这么准确的感觉,他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渴望被理解的心灵。孩子说:“当我得意忘形时,就让我得意忘形吧”!
当我沉浸在幸福的梦中时,请千万别唤醒我!
是呀,孩子,得意忘形时,自吹自擂时,我们又何必以大人的所谓处事原则去压制他,当头棒喝、一盆凉水,可以让孩子谦虚下来吗?长期遭受这样待遇的孩子,会不会没有了上进的动力?现在小宝这样,至少他体验到了努力之后带来的成功感,给了他继续努力,好上加好的动力!算了,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又何妨,何况孩子真是有资本感觉良好,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那一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