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笑:4岁小宝爱上攀比大人

(2010-04-21 07:23:39)
标签:

育儿

亲情友情

大人

气球

袜子

分类: 精灵故事

好笑:4岁小宝爱上攀比大人(展翅的花蝴蝶)

 

                                      孩子就是妈妈的影子

       昨天我往包里装新买的袜子,自言自语的给老刘说:“我今天在网上买了一双袜子”,在一旁的小宝立即严肃的问我:“妈妈,我的袜子呢?”我定定的看着他。他补充道:“我也要买新袜子。”

      

       晚上为了能晚睡一会,我又自言自语的说:“我得冲杯咖啡。”立即又引来了大、小两位刘先生的响应:“也给我来一杯。”大的要喝很正常,可是那个正在洗脚的小人儿,也嚷着要喝,并且匆匆擦擦脚,跑到我跟前等着了。还强烈要求自己冲。我们不让他多喝咖啡,他还愤愤不平:“为什么小孩不能多喝,你们大人就可以多喝呢?”我真是哭笑不得。为什么妈妈有的你要有,妈妈爱吃的你要吃,妈妈想做的你也想?

 

      小宝同学就是这样,很多事情都要和妈妈攀比:

      一. 妈妈爱吃的,小宝爱吃,比如肉;山楂制品;粉丝;带鱼等等,有些是他真的爱吃,有些只要说‘妈妈可爱吃这个了’,他就保准抢着吃;我要说不喜欢吃的东西,他也说不喜欢吃。

     

       二. 妈妈要做的事情,小宝也要做。比如,我砸蒜,他看见了,保准过来抢着干;我炒菜,他也要过来参与---往锅里放调料或是生菜。就是我和他比赛,赢了他,有一阶段他心里也很不平衡,“为什么我赢不了?你总能赢?”(现在好多了)

     

       三. 妈妈要去的地方,小宝也要去。比如我想去超市买东西,他只要听见了,就一定嚷着跟我去;回家路上,我下车买点食物,或者药,他也非要跟着。甚至上个厕所,我去,他也要去。

     

       四. 妈妈想说的话,小宝也想这么说。比如吃晚饭时,我劝他多吃鱼,我说:“吃鱼多了聪明。”他接一句:“咦,妈妈,我也刚想这么说呢,咱俩又想一起去了。”

      (其实我们娘俩默契的时刻还是蛮多的。有一次,小宝拿到一个新气球,自己试着吹但一直没有吹起来。爸爸帮他吹了,他高高兴兴的拿着气球在院子里玩。小宝使劲的抛起来,妈妈一把抓住了气球,“妈妈先帮你拿着气球吧……”小宝望着我,说:“妈妈,你是不是要说‘还记不记得上次和小妹妹一起玩不小心撒手气球飞上天的事呀?”呵呵,这正是妈妈下句要说的话。再比如,他说想买点吃的东西,我们就经常想到买同一样东西。)

  …… …… …… …… …… ……

       总之,小宝就像是妈妈的影子,总想和妈妈形影不离,永不分开;又想和妈妈享有一样的‘待遇’,公平公正。

        孩子喜欢和大人攀比,不知是不是孩子的通病?

       

       我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呆了十个月,骨肉相连,心意相通,在所难免,而且妈妈喜好的食物正是他那时候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呢。所以,孩子和妈妈喜欢吃同样的食物可以理解。

         第二,妈妈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第一责任人。离开妈妈,孩子会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喜欢做妈妈的跟屁虫。

         第三,我们买东西,习惯对孩子说,‘这是给你买的……’,他听习惯了,就认为只要我们买的东西都属于他。如果你给自己买,也应该给他一份。

         第四,从2岁起,孩子自我意识及独立性开始萌芽发展,不喜欢大人把他当作什么都不会干的小孩子,他认为大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也可以做到。他和大人一样能干。可一旦不能实现,就产生了困惑;就像小宝说“为什么大人可以吃冰激凌,小孩就不行?”他也渴望和大人有平等的地位,受到公平的对待,和尊重。一旦他发现大人享有的权利比他多很多,攀比自然就产生了。

 

          看来,要让小宝不再攀比大人,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他明白他不是大人的中心。买东西不是必须要给他买,也不是只给他买。他有需要才可以买东西。吃东西也是这样。

         第二,让他明白差异。孩子和大人在知识、能力、身体条件更方面的差异。

         第三,尽可能‘公平’。不让小宝看长时间电视或是电脑,我们大人也要做到。(至少当着他的面要约束自己);不想让孩子做的,大人要做好榜样!

         第四,尽量避免用自己的喜好,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影响孩子。

 

         以前我看过这样一段话:“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自从他出生就是属于社会的独立的人。”是的,孩子需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喜好,独立做事的机会,独立做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但是,因为我们感觉孩子小,就不自觉的在用自己的喜好去影响孩子。我们感觉不好的动画片,不让孩子接触;我们觉得没意义是书,不给孩子读;我们觉得没有营养的东西,即使他再喜欢,也不能吃;我们感觉危险,即使他在好奇,也不能碰……小孩子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这么做其实也无可厚非。不过,随着孩子在长大,他的个性在形成,他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们还是应该给孩子尽可能呈现客观的事实,或是多倾听他的看法,促使他去思考。慢慢地,孩子就不再做我们的影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