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一年一度的迎新大扫除开始了,今天的劳动主角:刘爸爸;劳动内容:屋里9扇大窗户。(由我解决了两扇
)嘻嘻,这是每年不变的内容哟。老刘同志擦窗户的能力一绝,在超级工具“里擦得”的帮助下,更是成绩卓著!今年还有些不一样,那就是多了一位哭着闹着要帮忙干活的小助手-----刘小宝同学。呵呵,小宝长大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凡是家里集体的劳动,他都要参与,而且干得还是很认真的。这不,擦起窗户还挺有样,激动的俺,立即抓起相机咔嚓了几张,小子居然边擦边说:“妈妈,你忘了说茄子……”。我晕……

看着小宝那么积极的要参与劳动,要干活,干得还那么带劲,我就很有感慨。想着自己小时候,也是很爱劳动的,但是,越大越懒。
现在很多中学生的家长也总在抱怨孩子这也不干那也不干,连洗个脸都要催了一遍又一遍。这是为什么呢?想必这些孩子小时候一定也有很爱干活的时候吧,怎么会越大越懒呢?我想,孩子爱劳动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体验‘长大’‘能干’的感觉。像大人一般的‘工作’,很容易让宝宝产生自信和成就感。所以他们愿意做。
二是:迎合家长。一开始孩子看到家务活,会有新鲜感,愿意尝试的做。可是做几次没了新鲜感,就不愿做了。如果每做一次,大人都给与积极地鼓励和称赞,孩子就又有了动力,参与下一次劳动。这也是孩子往大人定下的‘爱劳动的好孩子’方向在努力哪!
但是长大后,一是:家长以‘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为理由,不再要求孩子,甚至拒绝孩子干家务,慢慢的孩子的这种意识就枯萎了。二是家里有不良榜样。比如家长中的一方懒惰,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不自觉的效仿。
其实,让孩子爱劳动很有必要,即使不能‘爱’上劳动,也要让孩子把劳动当成必须的承担的责任来执行。劳动可以:
第一:增加宝宝的家庭责任感
第二:让宝宝勤于动手
第三:增强宝宝的自理能力
第四:让宝宝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第五:让宝宝多了解些生活常识
为了让孩子能增强劳动意识,我们就要从宝宝小时候抓起。不需要刻意的教育,只需要抓住机会。比如,孩子喜欢玩水的时候,给他一块手绢,让他洗洗。大人收拾屋子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扫扫床,抬抬东西;上下楼时,让孩子帮忙拿东西(当然是力所能及的);大人干活时,让孩子帮忙传递工具等等。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参与劳动的意识。
孩子大些,差不多3岁时,劳动就可以正式开始了。饭后,我们都是鼓励小宝安排工作,谁洗碗,谁扫地,谁擦桌子。小宝自己会主动擦桌子。然后,拿着簸箕等着收扫起来的垃圾。包饺子,小宝也在一旁帮忙(详见《快乐男生之包水饺》);择菜、砸蒜往往也有小宝的份;就连做饭时,往锅里放菜,小家伙都要亲自尝试哪。每当这时,我们都是在灶台前摆上凳子,让他站在上面,往锅里放肉、放菜。吃火锅,他都要事先预定下,他负责往锅里放什么材料。
孩子有这么自主劳动愿望,我们就要积极配合,并且长期鼓励其坚持下去。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 劳动时,全家齐上阵。小宝总是说:“你看,我们大家一起干活,干的多快呀。”
二.
树立‘劳动是家庭每个成员的责任’这种观念。这句话,我在小宝耳边都念叨了若干遍了。
三.
多鼓励和赞扬孩子的勤劳。即使孩子帮忙,帮了倒忙,我们也要表扬,然后再教给他如何做可以做的更好。‘授之以渔’才是我们家长最该做的。
四. 大人手懒些,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
小宝每天洗完脚都是自己端着水盆去卫生间倒水;甚至在痰桶里大便完了,他都要自己往马桶里倒……只要是孩子已经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要放手让他自己做。慢慢的,就会形成习惯。
五. 多鼓励孩子在外面也要勤劳。鼓励孩子乐于助人。有了这方面的实例,抓紧表扬。强化孩子的劳动意识。比如,小宝在幼儿园过生日时 ,拿到蛋糕,他立即给老师说:“老师,我给小朋友们分盘子。”拿起装盘子的袋子就开始分了。这就是一种意识。再比如,看话剧《白雪公主》时,演员和小朋友们互动。“白雪公主”一说:“请小朋友们来和我一起给小矮人们打扫房间吧 。”小宝立即举手要参与。冲到台上后,很自觉的就扶起倒在地上的椅子,真是一幅干活的样子呢。这些我都是守着小宝,大大的表扬他。相信他自会增强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也要爱劳动的观念。
相信小宝将来一定是个劳动能手!加油!


。。。。。。。。。。。。。。。。。。。。。。。。。。。。。。。。。。。。。。。。。。。。。。。。
记功簿:
“我这里有些疼”
这几天,小宝突然多了一种表达情绪的形式。当我生他的气,指责他,然后再跟他‘谈心’时,他就会用手捂住胸口,然后说:“妈妈,你说这些话时,我怎么这里有些疼的感觉呢?”哎,真是好气又好笑。
招待小客人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小客人,是比小宝大一岁的小哥哥。很久很久家里没有来这么大的客人了。小宝表现的很好,主动拿出玩具和人家分享,教给人家玩自己的玩具,还随着大人的话,留人家在家吃饭。末了,还送客人下楼,说:“下次再来呀;一路顺风;我们还要再见面;我等着你”之类的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