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我这次打针轻松的小样,呵呵,把妈妈乐死了
)
小宝同学终于不用打针了,前后一共打了3天针,病情控制住了,正在吃中药修养中,很快就可以重返校园了,欧也!
感谢关心小宝同学的诸位叔叔阿姨!
小宝同学大了,老妈我真是尝到了孩子长大的好处,就说这次打针,简直太省心了。除了打之前我费了一番唇舌劝告小宝,‘打针可以好的快,打针有一点点疼,但妈妈会一直陪着你,忍不住也可以哭,’之外,就没再像以往那么的费心。
第一天,小宝被放在打针的台子上坐好,自己主动伸出小手,怯生生的看着医生扎住手腕,等医生拿出针头,抓住他的手,小子开始有了反应,哼哼声伴奏,手往后抽,他爸赶紧抓住他。我则立即趴在他的耳边,告诉他‘妈妈给你下了动画片,你想看巴巴爸爸吗?”小子虽然做出抽泣状,但还是抽空回答了我,此时,说时迟那时快,针头已经进入了血管,哈哈,眼泪在眼眶中没有流出来就回去了!当然还要感谢,小朋友自身的血管好打呀!于是,第一天,在懵懵懂懂中,在妈妈的打岔中,小宝顺利的打上了针!
第二天,转移了阵地,到了舅舅所在医院的病房去打了。还有专门的护士阿姨‘伺候’,哈哈,好有面子。小宝也很痛快的去打针了。有了昨天顺利的过程,小宝就少了很多的恐慌。但是无奈虽然是位年轻漂亮的阿姨给打的,俺还是哭的哇哇直掉泪。妈妈只是搂着俺,俺擦干了眼泪,不好意思的说:“因为阿姨的皮带太紧了,我太疼了。言外之意是,‘我不是打针疼得哭,都怪皮带紧
’
第三天,小家伙却像换了一个人,大概是熟门熟路了,自己举着右手对护士说,‘阿姨,今天打这只手吧。’视死如归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嘴是不会闲着的)针一扎,‘哎呦,咦,好了嘛?好了呀?!’就这样,连哭都没哭,‘妈妈,今天打的很好,和那天在妇幼一样。’嘻嘻,还对人家的技术作评价呢。
坐在旁边,看着小子的小模样,我禁不住的想到他以前打的两次针的有趣的、疼人的情景。
囧样:前两次打针的时候,需要至少两个人、3或4只手按住他,一个人的身子还要负责夹住或是按住他的腿和腰。哭得那个惨呀,浑身抽动的那个剧烈呀,真是恨不得抱着孩子就走,咱不打了还不行?
乐样:记得他一次打针的时候,我们抱着他坐在走廊等候,很多小朋友在那里哭。他皱着小眉头定定的看着人家。他还不知道自己也要遭此‘厄运’。我问他“小宝在看小朋友们哭呀?”他点点头“嗯,(很同情的)他们不要打针!”“那小宝要不要打针?”“好”
;等到进去打针了,也哇哇大哭,但还不知道往后抽手!哭得梨花带雨的,还知道说‘谢谢阿姨’
第二天再去打针,居然和护士玩起藏猫猫的游戏,人家给他拔针,还知道谢谢人家,临走了,居然自己跑进护士站,给人家护士们摆手‘再见’,乐的人家哟,赚了一堆称赞。
第三天,他和另一位小朋友一起坐在台子上,旁边那位小朋友一个劲的哭闹,这边,1岁9个月的小宝只顾看人家的热闹,达到了忘我境界,以至于自己被扎了也没反应。
打完了,一哭没哭!
等到最后一天,小人儿居然下了车就自觉往医院跑,我再喊他,‘急什么,跑那么快。'人家答曰:“看小朋友哇哇大哭去”
现在再来对比一下,还是小时候好玩的事情多呀,长大了‘理智’了,省心是省心了,但不那么好玩了。呵呵
。。。。。。。。。。。。。。。。。。。。。。。。。。。。。。。。。。。。。。。。
记功簿:
1.
结束了打针的治疗,我们决定喝中药了。小宝知道这是中草药,会有草皮的。小子第一次喝中药,抱着碗像喝白开水一样,痛快!


2.昨晚阅读,讲到橡胶,小宝说:“妈妈,我要用橡胶做个窗帘,弄成一条条的,橡胶有弹性,不怕水。我拉一条就都下来了。我用合成橡胶做把椅子,拿小钉子使劲砸,订好了就能坐了。”
小小发明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