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坏样……
得意什么呀……呵呵
睡前,我和儿子一如既往的在灯下相拥着进行亲子阅读,这次读的是《冬天里的弗洛格》,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本书今天是第三遍讲,小宝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请大家看这张照片:

下一张就到了弗洛格冒着风雪到外面去找木柴了……
妈妈在读到“这天他一直坐在壁炉旁边,梦想着春天和夏天。木柴被他烧的一根也没有了”。小宝立即大声的指着图画,叫道:“这里不是有那么多木柴吗?怎么说他烧的没有了?”
My
God!妈妈仔细一看,真是这样呢,小宝说得很有道理呀!虽说,木柴是要慢慢烧完,这需要一个过程,孩子的想法过于简单了,他只是把画面和文字单一的联系起来。但是后面这句话也可以翻译的更精确些吧,比如,改成“很快,木柴就被他烧的一根也没有了”,那是不是更好些呢?(希望各位专家和大师能帮我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或许我的理解也是太简单)……我问孩子该怎么改呢?“把这些(指着柴)都去掉吧!”小宝说!对于发行了那么久、那么著名的‘名著’级作品,画面不算错误,但我能做的首先还是肯定孩子的细心观察和大胆质疑!我认为这比纠错更重要!
通过小宝的这次‘纠错’,我意识到了在阅读中,发现细节的能力,正是儿童超越成人之处。图画书中的许多意趣蕴含在细节之中,而我讲了那么多遍这本书,却从没有注意图画中的这一细节,以及文字和图画的联系。孩子每一遍读书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受。通过发现细节,他们不仅能感受图画书的有趣,更可以提高观察力,体验探索和发现的快乐。以前,在小宝读《轱辘轱辘转》时,每次都会先去找找小金虫子在哪,读一遍找一遍,乐此不疲,在发现中就体会到了快乐!
第二个问题,我想到的就是如何在阅读中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今后在给孩子读书之前,不要再急于“拿过书来大人就读文字,而孩子只在听”,可以先从图画入手,让孩子观察、想象、预测人物和故事情节(我们教英语的课文理解就是这种模式,呵呵,我现在才打算在小宝身上试试了)。我发现,小宝听书根本不注意文字,只盯着图画。现在他很依赖于我给他读书,而每次我读完了,他已经知道故事情节了,想象力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了限制。不太肯自己编出与书上不同的故事或结果。非要我在讲。欣赏大师级作品的优美文字、体验它们所提供的意境很重要,但是这应该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没有冲突!!!特别是,那些优秀的绘本都有很棒的图画,更是可以提供给孩子无穷的想象力。虽然孩子自己编的言语和情节大多不尽如人意,但那种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是会伴随宝宝成长的,并让他们受益的。
所以我打算拿过一本书,从封皮上的图画开始,每一页,让宝宝观察人物或环境、描述表情、猜测人物心理,设想人物独白或对白……之后再给他读原作,这样哪怕孩子只是猜个沾边,也一定会很兴奋,成就感油然而生,促使他更爱读书……
后面我会从这方面入手,真正利用好这些精美的绘本,到时候我会把我的做法和心得具体的记录下来。
第三点,就是一定要坚持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方面我们倒是一直很注意。事实证明,小宝的观察能力发展的还是不错的。今后,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随时提醒孩子“有意识的观察、对比”,范围要再广些。多肯定他的观察结果,帮助他形成习惯。
努力让小宝做个“耳聪目明”的棒小伙!
加载中,请稍候......